德雷克海峽
翻看世界地圖,南美洲像一個倒立的三角形,北部寬廣,向南收窄,最後三角的尖端直指南極洲。南極洲北部的南極半島,像一根手指斜斜指向南美洲。兩個尖端並沒有接上,只是把接通東邊大西洋、西邊太平洋的海道,收窄到只有六百多英里的距離,這便是著名的德雷克海峽。
兩大洋的洪流受了這兩塊陸地的緊束,往往有它不甘被壓制的反抗,那就是深藏海底的暗湧,航海界稱為“內部的波濤”。這些內部波濤,雖是眼所不見,船舶卻可以切實感受到它的搖撼。再加上海峽位處南緯五十七度至六十七度間,地球的氣流在高緯度地區,無論南北,往往比低緯度強勁得多,故有“咆哮的四十”、“躁狂的五十”、“怒嘯的六十”(這裏的數目指的是緯度)之稱。海峽東西兩邊是一片汪洋,沒有甚麼島嶼緩衝,海峽無風往往也有十尺浪,三、五十尺的大浪司空慣見。更有甚者,這些大風浪可以在局部地區短暫時間發生,很難預測。所以提到“德雷克海峽”,航海人士無不聞名色變,畏而敬之。
為甚麼畏而敬之,而不是畏而遠之呢?因為德雷克海峽雖然可畏,在巴拿馬運河建成之前卻是兩洋(大西、太平)海運必經之路。要從歐洲運貨到美國加州,要不是在紐約下貨改由火車陸路運送,便得穿過德雷克;要從亞洲運貨到美東,除非在美西海岸卸貨改陸運,也必得經德雷克。就是一九一四年巴拿馬運河通航後,較大的船隻也通不過運河,不少船運還是要通過德雷克海峽,所以可畏也不能避免。
喪生於德雷克海峽的航運人士,根據統計超過兩萬。在智利的“合恩角”便豎立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繞過合恩角時喪生怒海的萬多海員。
陳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