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4月01日
第B06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尋夢 築夢 圓夢

尋夢 築夢 圓夢

台灣劇場界大師、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一九五五至二○一三年)先生,一生投入戲劇表演、舞台劇編導及學校表演人才的培育上。在屏風表演班時,一共編導三十餘齣舞台劇作品,包括:《三人行不行》系列、“風屏三部曲”中的《半里長城》、《莎姆雷特》與《京戲啟示錄》及《西出陽關》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李先生是一位全身充滿了表演細胞與戲劇創作熱情的藝術家,生前不但身兼編劇、導演與演員,也經常透過詼諧、幽默的黑色笑話,用誇大有趣的手法,來針砭時事,調侃政治人物。哪怕是十分嚴肅的主題,經過他的生花妙筆,這些幽默的黑色笑話,也會讓台下觀眾捧腹大笑之餘,同時掉下共鳴的眼淚。其中在他《西出陽關》一劇中,所飾演的“老齊”一角,被台灣媒體譽為“最具卓別靈高度的演出”。他生前常常說的一句話:“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而這件事可以是工作、生活,甚至為了圓夢而踏出的旅遊。李先生透過他一生精彩的戲劇創作與表演藝術來圓夢,而我們呢?對於還在“尋夢”的或者“築夢”的人來說,“圓夢”一定要即時,畢竟很多時候,“人生”經不起久等。自己如此,家人親友也不例外!

在短短一年多期間內,筆者很幸運的“兩度”環“郵”世界。一次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結束之初,因緣際會的登上環球郵輪,繞了地球一周圓夢。另一次,則是最近為了寫一本書,透過神遊,在腦中瀏覽先前所到之處,透過無數個晝夜的笑淚過程,透過文字的爬梳,將這些鮮活的畫面逐一寫下。作為長期在學術界耕耘的一員,課堂中來自四面八方、各種民族背景的學生,想要進一步了解他們所來自的地方,是促成此次環球圓夢的初衷。但要如何寫出這樣的一本書,則是另一番挑戰!要克服的不僅是類作品需要擁有“筆端帶感情”與“引人入畫面”的寫作功力,與還需要理性的思維及冷靜的判斷,去觀察所到之處的見聞,以及事務背後的成因。從下筆第一行字,到闔上筆電熒幕的最後,對這難得的“兩度”環球經歷,而感動不已。

走完這兩趟世界之旅,心情是雀躍與複雜的。我們住在一個充滿趣味的地球,家園中飽藏驚喜與美好,讓裡面的居民在忙碌之餘,不忘停下腳步,好好的品嘗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目的。沿途所遇到的這些各國人士,撇開外形、膚色、語言、國籍的差異,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都過着滿滿皆是喜怒哀樂的人生!無論喜歡吃的,討厭穿的,其實差別都不大!尤其,我們何其幸運,在浩瀚的銀河系中,與幾十億人活在同一個時代,朝夕相處、禍福與共。無論是屬於陸地上行走的、海洋中翻騰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的、地底挖洞爬行的,都在同一顆太陽底下,享受日出日落;同一個夜空中,遙望同一輪明月!人世間,富有的也好,貧困的也罷,都要靠着同樣的陽光、空氣、水與土壤,來自我追求與綿延子嗣。至於周遭那些與我們關係密切卻常被忽視的“鄰居”——物種與古蹟,能動的與不能動的,雖然無法用言語同我們溝通,但它們可能是從有人類以來,就伴隨着老祖宗一路過來的夥伴,世世代代與我們共享這顆藍色星球,我們沒有理由漠視它們的存在,或迫其消失。

環球圓夢最初的發想,可能是想暫時“遠離陸地”,來到海上清靜一陣子。於是在疫情解除管制後,立即抓緊機會圓夢去!趁着健康還可以,帶足隨身藥品,收拾行囊,在寒冬中飛往歐洲,登上環球郵輪,展開畢生的夢想之旅。如果說美國人是“為了工作而生活”,歐洲人“為了生活而工作”,那麼華人可能就是為了“打造成功的人生”,凡是以工作優先,必要時可以犧牲生活來達成使命。華人家庭一般也很少教導子女如何過生活,怎樣培養興趣與嗜好,如何在學習人生中,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長期自許“工作狂”的我,開始想到學習放緩腳步,慢慢欣賞接下來的風景!

(本文摘自:《環球歷險記:一個大學教授的圓夢歷程》。)

周祝瑛(大學教授)

2024-04-01 周祝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28751.html 1 尋夢 築夢 圓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