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打倒昨日的我”逆全球化
由於中國有着全球最完備的工業產業鏈,發達國家見識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力,開始招架不住,為了自保,如今要“打倒昨日的我”。拉倒自由市場規則,實行逆全球化、去中國化,及“去風險化”等名堂,要在全球供應鏈中,減少或不再依賴中國。
中國的應對之策,對外除了發展“一帶一路”倡議,轉向東盟、非洲、中東、中亞、拉丁美洲等新市場之外,對內也着手打通經脈,拆除地方之間的貿易壁壘,治理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政府招標被人為及行政干擾等反市場現象;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制度及規則,優化內部投資環境(方便部分產業順利由東部轉至中西部,達到提振內需目的)。
此舉的另一目標,是用行動證明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是真實的。政府主動加速國內一體化,優化全國投資環境,以便對外招商引資時,以同一個市場規則,避免地方內捲。如今全國九成高速公路都預留充電車位,就是統一大市場的一例。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保障外資可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投標”一項,頗有針對性,劍指美西方以“安全理由”排除中國跨國企業參與他們的公開投標。中國十四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是國家最犀利的武器。你想和我切割?我偏要加緊和你的資本及市場融合。
今年兩會的重點在經濟民生,其中民企的經營處境,成為萬眾關注的焦點。中國民營企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極大,佔國民生產總值的六成,國民就業的八成,舉足輕重。其實各省在召開地方兩會時,都在討論如何優化及保護民營經濟的環境。近年雖然出台了多項關於保護民營經濟,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文件,可都只停留在紙上,並沒有法律化。
(兩會面向國內外環境挑戰的對策 · 二)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