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士的不快樂
阿靜是班上的模範生,衣着端莊,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儘管體育方面笨拙一點,但絲毫沒有影響她的整體成績,不論是老師或同學,都覺得阿靜是個完美的學生。有一次,阿靜忘記交作業,按規矩是需要罰站的,但老師見她平常表現好,沒有打算苛責她,點名說她沒有交作業後,便讓她坐下上課了。但阿靜卻難過不已,一邊上課,一邊眼淚還是忍不住掉下來。
阿和是一個虔誠佛教徒,待人和善,謙恭有禮,嚴守齋戒,滴酒不沾,他總是保持着謙謙君子的形象。有一次,一名很少出席活動的信眾分享心得,得到禪師高度讚賞,阿和聽着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想自己如此認真,卻從來沒有得到禪師稱讚,有點妒忌,猜想禪師或許是希望這個人之後多出席才故意讚揚他。
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阿靜及阿和的影子,在學校循規蹈矩,不遲到,也不會犯規,老師的要求也一定做到。因為認真努力,成績通常不錯,在學校也容易成為領袖;出了社會,努力保持自己的形象,表現優異。這樣的完美優秀,是他們認真付出,努力換取得來的。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成功人生的典範,用來鼓勵懶惰青年的勵志故事。阿靜及阿和的人生哲學大概是“嚴守紀律,避免出錯,努力可以換得美好人生”!這個邏輯雖然看似合理,但如果這個信念是當事人的唯一,或者是最核心的生活態度,當事人心裡面就可能已經隱藏了恐懼與不安。
讓我們再深入一點思考阿靜及阿和的內心世界。從小努力而得到的成功,或才華的表現,讓他們獲得不少掌聲。如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凡事靠自己,其他人只是輔助,天時地利的幸運,也是因為自己認真的態度得到老天的寵愛,驕傲便不知不覺在心底發芽。當然,阿靜及阿和並不認為自己驕傲,但心底的優越感、自以為是、自立自強,讓他們偶而遇到錯誤就立即作出辯護,極力否認。因為在他們經驗裡,安心及快樂是由自己主導及控制,當人生出現一個錯誤的決定,例如出現外遇、造成他人受傷,輕微違法、投資失利等,他便不相信自己還有什麼解決辦法,於是徹底崩盤,陷入自責的“螺旋”中。所以當阿靜忘記交作業,心理面非常慌亂,她責怪自己更甚於老師,難過的程度也遠高於其他同學犯錯。同樣,阿和看到一些沒有“努力”的人,獲得了成功,這也讓他心底感到不安,懷疑自己過往的努力是否根本沒有意義。
各位讀者,如果你覺得阿靜及阿和的故事給你一點共鳴,不妨挑戰一下自己的信念,你是否試過躺平但問題卻也迎刃而解?你是否接受萬事萬物的變化,人類能夠控制的其實只有很少部分?若是,你也無須急於改變自己的人生信念,但不妨嘗試探索及觀察身邊的人,看看美好的人生是否還有其他方式的演繹。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