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隧道中的城市蛻變
日前,一位內地大學的友人捎來幾張舊照片,說是二十年前我們在珠海開會後,初次參訪澳門的留影,照片中還出現當年正在興建中的知名酒店,只是樓層鷹架的工地圍牆。我好奇地問道:“旁邊那位年輕的教師是誰呢?”朋友聽了莞爾的告訴我:“是二十年前還在讀研究所的我!”二十年後的澳門,無論城市風貌、產業結構、科技應用與人文發展等各方面,已如脫胎換骨般的改變。與此同時,全世界各大城市,也正面臨着翻天覆地的改變浪潮!
新西蘭是全世界最早迎接日出曙光的國度。由來自南太平洋的毛利人祖先,航行發現這個長年籠罩在白雲裏的陸地,又名“白雲故鄉”。由南北二島組成,地形狹長,相距達一千六百公里。島上有高山、平原與峽谷等地形,氣候多變區,有北島奧克蘭市的濕熱、溫暖;也有南島長年積雪的高山峻嶺。由於四面環海,居民早已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如著名的美國盃帆船錦標賽,奧克蘭為主辦城市之一。而新西蘭的中小學也很重視海洋教育,強調人與海的關係。中小學會定期安排海上活動,如:划獨木舟、帆船操帆,或游泳救生等課程。家長們也十分重視海上活動,假日全家到海邊浮潛、游泳、划船等。
一般人對新西蘭大多停留在地廣人稀與風景優美上。實際上,該國在社會制度的改革成果上,也是有目共睹,曾有“社會福利制度實驗室”之稱。過去新西蘭為英國的後花園,與澳洲同為英國農產及牧業的主要產地,憑藉大英國協的身份,為新西蘭賺取了大量外匯。後來因為歐洲共同市場成立,英國轉向歐洲進口,新西蘭經濟大受影響,逐漸向亞洲靠攏。尤其一九八○年代之前實施社會福利制度,由政府負擔國民從出生到老死的諸事。而後轉向市場經濟,強調私有化與政府鬆綁等政策。一九九五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從汽車進口零關稅到教育全面開放,幅度之大獨步全球。由此可見新西蘭面對改革的務實與決心。新西蘭除了水力與林木等自然資源外,在人文、社會、教育與學童閱讀等方面的成果,近年來也頗受矚目。
不久前,筆者重新造訪新西蘭的第一大城市,這個背靠着山、面向着海的奧克蘭港口城市。由於是舊地重遊,到處充滿既陌生又熟悉的氣息。漫步在市中心街道上,舉目所見盡是從前與未來、新舊交織的痕跡。以往等候的公車站牌與書店已不復見,代之而起的是市中心高聳嶄新的玻璃帷幕辦公大樓,與奢華亮麗的國際購物中心。附近拓寬後的人行道上停放着各式電動滑板車,租用方式與台北的U- bike類似,價格則介於計程車與公車之間,使用便利,頗受歡迎。在這個依山傍水,道路蜿蜒的城市中,電動滑板車可一解居民爬坡的費力。沿途中也在尋找“世界顛倒地圖”商店舊址,可惜已變成色澤鮮明的3C產品連鎖店了。
二十年前筆者曾在此地大學做研究,當時南北通勤,經過日本人所設計的奧克蘭大橋。如今整座城市除了這座橋與“天空塔”,依然明顯可見外,其餘的建築物與道路規劃,幾乎都已改觀。就連以前港口邊搭小船遊覽的觀光碼頭,也不復見。過去在擁擠的市中心,走在狹小街道或過馬路時,總要十分留意身旁急行的車輛,如今在寬敞的人行道與廣場上,人們可以閒散漫步到城市盡頭的水岸邊,回頭觀看夜裏這個山海城市的美景,不受任何交通上的干擾。
沿途參觀一處Mussel Farm(野生淡菜或孔雀蛤養殖)地下過濾池,聽說這是奧克蘭近年來開發出的生物工法,透過貝殼類海洋生物,有效淨化海港的污染水源。由此可看出,新西蘭在海洋生態維護方面,有着先進的研究與大膽的嘗試作為。雖然過去的奧克蘭市充滿獨特的美感,那種屬於南半球海洋城市,不與北半球相互較量的信心,在保護環境與永續生存的方向上,領先各國。如今,走在奧克蘭高樓林立的街道上,有一種彷彿在時光隧道中漫步的迷濛感。畢竟二十年後,奧克蘭已蛻變成令人驚艷的國際都會!
周祝瑛(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