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雨水翠無邊
享受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春節,也度過了立春節氣,今天,春季第二個節氣“雨水”登場。以往農業社會,人民對於天氣變化規律的掌握,非常準確。“雨水”節氣來到,代表寒冷的冬季降雪天氣大致已過去,降雨的日子增多,雨潤大地,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雨水”期間的自然景物變化,古人析為“三候”:“獺祭魚,候雁北,草木萌動”。天氣回暖,魚在河裡浮游,水獺很容易撈獲牠們,更把吃不完的魚排在一起,好像陳列祭品;往天空望,則看到了因天氣漸暖而結隊飛回北方棲息地的雁鳥;大地上,春風送暖,雨水滋潤,草木植物萌芽,生機勃發。
過往的人,對於時序律動,感受深刻,河流、天空、大地,張目即見,自然有所觸動,也更能享受和欣賞大自然的所有事物。詩人墨客尤愛以景寄情,抒發個人對歲時的感悟,還有就是對新一年的祝願。
明代廣東大儒陳獻章,寫有《正月二日雨雹,是日雨水節》一詩:“雨水不雨水,雨雹胡乃然。小者如蓮實,大者如彈丸。仍聞隔江言,有雹大如拳。吾君古帝堯,神功格皇天。雹往而霰來,無乃為豐年。”那年的年初二正逢雨水節氣,卻下了一場雨雹,這種天氣或對農作物有害,但白沙先生還是有信心,這一年會是豐收之年!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有《明發三衢》詩:“拔盡新秧插盡田,出城一眼翠無邊。不關雨水愁行客,正是年年雨水天。”他在一個下雨的“雨水”節氣離開住地往別處,心雖有離愁,但見眼前農作物生長得青翠,卻又很替農民高興,知道金秋豐收有期。
說到住在城市森林的我們,就只能看看路邊綠化植物來感受“翠無邊”了。
彭海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