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和新聞泛娛樂化
——從蘿莉島事件説起
新媒體是什麼?
“新媒體”一直是一個相對的,隨着媒體行業發展而不斷更新的概念,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於“新媒體”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學者們大多認同新媒體的崛起,是數位化網絡技術普遍應用的結果。在當今社會我們傾向於將新媒體理解為“以網絡為主的傳播平台”,自媒體作為新媒體發展的最新階段,它的核心在於個體對於資訊的自主提供與分享,這與美國《連線》雜誌對於新媒體的定義“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一致。
近年來,我國新媒體平台用戶規模持續攀升。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截至二○二三年九月,抖音、快手、小紅書、嗶哩嗶哩、微博五大新媒體平台去重活躍用戶規模十點八八億,全網滲透率達百分之八十八點九。新媒體平台的興起,意味着公眾對於新型媒介有越來越高的認可度——更強的自主性、更快的傳播速度、更廣泛的應用度是新媒體帶給行業的新動力。然而,進入新媒體行業門檻的降低,隨之而來的是管理上變得更困難以及資訊的糅雜。
蘿莉島事件的二次發酵
二○一九年,傑弗瑞 · 愛潑斯坦因涉嫌進行性交易以及拐賣未成年女性被起訴,等待審判期間在監獄中的神秘自殺,也給事件留下了巨大的問號。在二○二○年Netflix製作的紀錄片《Jeffrey Epstein:Filthy Rich》(《傑弗瑞 · 愛潑斯坦:骯髒的財富》)中揭露了愛潑斯坦花重金購買了小島,並和女友吉蓮 · 麥斯威爾一起誘騙少女,為他們的名人好友們提供“按摩”服務(性服務)。近期,接手這起案件的法官普雷卡斯,決定公開當時的庭審檔。在檔案中,我們看到了大約百來個被塗黑的名字,其中包括了克林頓、安德魯王子、特朗普、霍金等一眾名人。一些媒體將這些名字整理出來,宣稱這是“愛潑斯坦的名單”,並且統計了出現次數,將其扭曲為這些人物的登島和接受“按摩”服務的次數。由於新增加的名字中有些令人大跌眼鏡的知名人士,加上新媒體對事件的猜測和渲染,導致事件再一次的發酵。
新媒體對傳媒公信力的影響
新媒體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新媒體的進入門檻不斷降低,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模糊的資訊來源以及資料整合的不完整性,促使新媒體發佈內容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近期,在網絡上瘋傳的愛潑斯坦的“邀請名單”實際上並不存在,庭審檔中出現的人名,被錯誤的理解為是登上過“蘿莉島”並接受過性服務的人。新媒體接收到的資訊不完整,或為了博取流量斷章取義,這些碎片化的資訊容易混淆大眾視聽,使得新聞趨向娛樂化,消解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同時,自媒體在討論熱點事件時常帶有預設的主觀立場,較難保持對事件客觀中立的分析。如“蘿莉島”這個譯名也是不準確的,愛潑斯坦購買的小島名為小聖詹姆斯島(Little Saint James),是美屬維京群島中的一個私人島嶼,當地人稱其為戀童癖島(The Pedophile Island),愛潑斯坦本人稱其為小聖傑弗里島(Little Saint Jeff's),無論哪一個名稱都與“蘿莉島”這個翻譯不相符。這一不正確的譯名在網絡上大肆傳播,導致了人們的關注中心偏移。將側重點放在受害人身上,對事件作出分析是不客觀的,這不僅是對女性受害者的二次社會性傷害,也是對於男性受害者的忽視。新媒體的娛樂化,消解了惡性事件的嚴肅性,使得群眾對於真相的了解有所偏頗。
過去的傳媒行業,有較高的進入門檻,從廣播到電視傳媒都與公信力劃上等號——日積月累的內在品質和長期形象都在社會公眾心中留下了權威性、信譽度和社會影響力,這是媒體贏得觀眾信任和賴以生存的基礎。
然而,趁着東風在資訊時代爆炸式發展的新媒體,對於內容的把控上,有劍走偏鋒的跡象。人們渴望迅速地看到熱點事件的進展、及時參與互動、討論抒發自己的見解,因此,求證求實對於新媒體而言不再是第一要素,求快求易成為了新的角逐目標。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新媒體需要犧牲事件的準確性和客觀性,與此同時,網民對傳統媒體的信任也“世襲”到了新媒體身上。
人們對於有一定流量的平台輸出的觀點深信不疑,群眾對於新聞的思辨能力,並沒有和新媒體的發展速度齊頭並進。出於對傳統媒體的信任,人們沒有意識到新媒體對新聞品質的把控度不高,即使是不實的消息也難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且會再次傳播給身邊的人,形成“三人成虎”的情況。
流量與新媒體
在網絡時代,資訊更迭的速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個人每天接收到的訊息以指數倍增長。新媒體需要流量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的耐心有限,在同一時間有成千上萬家平台爭奪流量,如何吸引觀眾們的眼球是新媒體的必修課,具有話題性的標題,以及巧妙的關鍵字成了各個新媒體的必備單品。
這次事件中對於“蘿莉島”一詞的翻譯也能窺見一斑。“蘿莉”一詞讓人聯想到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小說中的女主角是十二歲的洛麗塔,這部小說美化了戀童癖,從男主角亨伯特的視角出發,將其描述成年長男性對少女的禁忌之愛,不僅忽視了女主角洛麗塔的真實感受,同時也弱化了男主角的罪孽。後來“蘿莉”這個詞也常被用來代指未成年的少女,或者是已經成年,但是身體生長程度像未成年人的女性。
新媒體把愛潑斯坦和其女友誘拐少女這一惡性事件稱為“蘿莉島事件”,再一次把公眾視野聚焦到受害者,尤其是女性受害者身上,藉此獲得更多的流量和熱度。甚至有自媒體對這些女性受害者口誅筆伐,這種“受害者有罪論”的觀點是對女性受害者的第二次社會性傷害,更使得男性受害者在事件中透明化。
新媒體可以撬動流量,在瞬間形成強大的“輿論波”。劉建明教授在他的《基礎輿論學》中首次提到了“輿論波”的概念:輿論波是指具體事件引起的民心波動,它包括人們的意見波和社會行為波兩種因素,由輿論中心向四方滾動,並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大面積的輿論環境。
二○二四美國大選年爆出庭審檔,新媒體又對“愛潑斯坦的名單”這一輿論加以渲染,很難讓人不懷疑,是否黨派之間為了競爭,去煽動了公眾情緒。一些曾臭名昭著的名人,只因沒有出現在“名單”便獲得了民眾的讚譽,弱化了公眾聲討加害者們的憤怒情緒,使得這一嚴肅的惡性事件變成茶餘飯後的談資。新媒體通過輿論的操控,放大了某部分政治名人的風評,進一步達到某些黨派的政治目的。
陳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