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也能治病?
豆豉富含蛋白質、各種氨基酸、乳酸、磷、鎂、鈣及多種維生素,色香味美,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國南北都有加工食用。最晚在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就載有製豆豉的技法,以後歷代食籍、藥籍均有關於豆豉的記述。
豆豉入藥,準確名稱為“淡豆豉”,《名醫別錄》稱其:“味苦,寒,無毒。主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又殺六畜胎子諸毒。”《日華子本草》載其:“治中毒藥,蠱氣,瘧疾,骨蒸,並治犬咬。”《開寶本草》甚至說:“古今方書用豉治病最多,江南人喜作豉,凡得時氣,既先用蔥豉湯服之取汗,往往便瘥也。”顯然,這些都是經驗性用藥,不一定全部經得起現代醫學、藥理學的推敲,且豆豉也不會是單獨拿來治病,古人入藥,是將它跟其他原料一起加工、製成方劑使用。《藥性論》就說:“傷寒暴痢腹痛者:豉一升,薤白一握,切,以水三升,先煮薤,內豉,更煮湯,色黑,去豉,分為二服。”
其實在古代,由於醫療水平落後,藥食同源、膳食防病的概念反而誕生得很早、推廣得很快。
蘇軾到惠州後,為了實現衣食自給,便開荒種地,種蔬菜瓜果,基本解決了一家人的困境。蘇軾生性豁達,不以田間勞作為苦,在享受勞動成果的同時,將體力勞動視為怡情養性的一種方式。他在《雨後行菜圃》一詩中寫道:“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誰能視火候,小灶當自養。”這裡的“菘”就是大白菜,中醫認為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通利胃腸、寬胸除煩、解酒消食、下氣等多種功效。蘇軾自然會認為培植、進食白菘對身體大有裨益。
不過豆豉之類,今天看來只是土方,不可能單獨扛起抗病大旗,更不是神藥。蘇軾的紅顏知己王朝雲就在惠州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多歲。(三之三)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