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 裝
有愿
在一件藝術品背後
上兩周好像很多事情發生。在國際大環境中股市、房地產、就業、通脹炒得熱烘烘;在本地的演唱會、藝術演出又充滿話題。在眾多發生的事情中,好像很多選項都跟我們沒有關係,是否真的沒有關係?由這些選項所延伸的事件,涉及多方的持份者,包括主辦單位、演出者、媒體(紙媒跟網媒的態度)、食花生者、評論等等,組成一個像蜘蛛網的關係網,從側面閱讀這些事件都反映現時社會狀態。相信在上周有一個較多引人注目的人設“變裝皇后”(Drag Queen),這是一個外來引入的名詞,簡單描述就是穿女性服飾來扮演女性的男性。在大眾一般印象中,變裝皇后總是以誇張精緻的妝容,超性感的服飾,嫵媚姿態撩人,比女生還女生的印象。二○一三年出版商Hatje Cantz出版了一本名為《Warhol's Queen 》的寶麗來攝影集,主題就是Queen。出版商將Andy Warhol所拍攝的真實皇室肖像與變裝皇后(Candy Darling, Jackie Curtis, Marsha P. Johnson, Wilhelmina Ross)的圖像結合出版,這本書將Warhol的寶麗來照片中的摩納哥卡羅琳公主、Farah Diba Pahlavi和當時的挪威王儲索尼婭公主(Sonja)與變裝皇后並列在一起,Warhol將變裝皇后描述為“活生生的見證,闡明了過去女性希望成為的樣子,某些人仍然希望她們保持這樣的形象,以及某些女性實際上仍然希望成為這樣的樣子。”吸引Warhol是因為在他眼中,這是一群徘徊在邊緣的人,性別的邊緣,社會的邊緣,直至一九七○年代社會才開始逐步接受。Warhol很在意這班邊緣人,把這群皇后引入成為他作品的主角,又或者請她們到“STUDIO 54”夜夜笙歌,與主流的群體擦肩而過。我們當下每天面對斷章取義式網絡帖文,以及短短時間培養出來只有十五秒的忍耐力,這個世界哪有時間了解這群還是徘徊邊緣的皇后。可能因為這樣,或者她們已經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在邊緣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