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倡南岸海濱綠廊一二期對接增項目效益
工程師:增車位交通接駁更佳
【本報消息】市政署計劃於嘉樂庇總督大橋至融和門之間建造總面積約六萬平方米的南岸海濱綠廊第二期,項目爭取於今年底動工,預計工期兩年。該項目未有包括接駁第一和第二期計劃。有工程師認為,因接駁工程雖要經過嘉樂庇大橋,從景觀和工程安全角度,設計和施工具挑戰性。建議增加開發地下空間增加停車位數量,和從多方面完善便捷交通配套和接駁提升項目帶來的整體效益。
海中做橋或較可行
社會有意見提倡將南岸海濱綠廊一、二期對接,以擴項目效益。工程顧問商會監事長李熙爗受訪時表示理解。但他指出,因現在孫逸仙大馬路經過舊大橋結構路段的行人路已非常接近舊橋橋墩,估計無條件擴闊作行人和單車徑,接駁設施只可考慮填海做路、隧道或做橋。填海做路將會導致附近海床淤泥沉降影響橋樁承載力和移位,填海也需要中央批核;海床地質鬆軟,初步認為建隧道可行性較低;海中做橋或較具可行性,但或影響舊橋橋身和基礎結構風險高,新造行人單車橋又會對舊大橋和附近一帶的景觀造成影響,需公眾共識,認同需要再作進一步規劃。
地下車場地面公園
李熙爗提到,優化從南西灣湖接駁到第二期公園更具經濟效益。他指出,第二期項目離開一般住宅較遠,要從多方面便捷居民到公園。建議考慮規劃優化南西灣湖行人路和增加行人和單車從南西灣過孫逸仙大馬路設施。鼓勵居民可從南西環湖和媽閣一帶步行或騎單車通過行人和單車天橋到公園。優化和完善這一帶的步行和過馬路設施將會把南西環湖休憩區連結為一大康體休憩區。
他認為,新建公園需考慮規劃將來有大量居民使用,尤其是在假日及大型活動期間,建議開發地下空間增加停車場數量,多方面完善便捷交通配套和接駁提升項目帶來的整體效益。建議考慮將現時規劃的八十個車位增至二百至三百個汽車及電單車位。他稱,第二期工程佔有寬闊地形,建議參考宋玉生地下停車場和氹仔的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設計概念,地面做公園,地下作為停車場。第二期地形和地質都適宜建造大型地下停車場,他認為工程難度不大。而現有規劃的八十個地面停車場位置可騰出更多空間建造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