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瀟灑人生
中進士後被任命為河西縣尉。考中進士,授予縣尉一職,這是唐朝慣例。一般人會感激涕零,欣然赴任。但杜甫嫌地方偏遠,加上不願意逢迎上司欺壓百姓,竟然拒絕了。
改任京官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管理兵器、儀仗器具、城門鎖鑰之類物品的從八品官職,杜甫才勉強接受。但不滿情緒還是要發泄出來:“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耽酒須微祿,狂歌托聖朝。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大唐皇恩,在杜甫這裏不過是為了換取輕鬆躺平和些許酒錢的權宜之計。四十六歲時擔任左拾遺期間因為替兵敗潼關、門客壞事的宰相房琯說情,惹怒唐肅宗,打發他回家一趟。杜甫這趟省親之旅,不但不反省思過,反而接連寫出“三吏”、“三別”,大膽揭露、抨擊王朝黑暗,反映民間疾苦。結束休假回到長安後,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在華州待了一年,因為不堪繁雜的公文事務,加上關中大旱,物價飛漲,杜甫就拂袖而去了。
試問:一言不合就拒絕上任,棄官不做;心中不滿,便秉筆直書,抨擊朝政。李白敢嗎?蘇軾會嗎?為了躋身上流社會,李白能忍受把自己“嫁給”前任宰相孫女的屈辱。沒錯,是“嫁給”,因為李白是倒插門到許家;一個皇帝召他進京的通知,就讓李白大喜過望,喊出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口號。蘇軾呢,趙宋虐他千百遍,他愛趙宋如初戀。黃州、惠州、儋州、嶺南、海南,地方越貶越遠,官職越貶越小,瘴癘之地,生死難料,他都沒有想過辭官回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文人風骨,在李白、蘇軾身上都是看不到的。
(二之二)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