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系統推動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乃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澳門同胞素有愛國愛澳優良傳統,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及民族自豪感。今年適逢祖國七十五周年華誕、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推行,如何更好地提升愛國教育的深度,值得思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元旦起實施,明確規定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實施等。因應港澳實況,提出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本澳堅持愛國愛澳,政府重視學生愛國教育,持續與社團合作推出各類內地交流計劃、參訪團,創設機會讓學子到內地實地了解國家現況,並在教育界支持下,加強校內家國情懷及品德培育,所有學校全覆蓋升掛國旗、編製整套歷史教材、修訂品德與公民教材等。
澳門愛國教育工作持續加強,卻仍欠整體及系統規劃,部門、社團、學校各自執行,易出現資源重疊或錯配等問題,深度、廣度或有不足,資源未能發揮最大作用。不難發現,有些項目易操作易動員,同類活動即遍地開花,有泛濫、形式化之嫌。部分人多次參與同類型參訪團,又或愛國教育活動集中幾所學校舉行,影響整體效果。
近年新設立家國情懷館、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等場所,許多人還不認識,推廣工作仍待加強。特別是位處民居的家國情懷館,本應是將愛國教育融入社區的絕佳場館,現多為作品展、工作坊等場所,參觀者寥寥可數,未能發揮讓青少年了解國情的最大作用。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大變局,加上資訊革命,愛國教育亟須與時俱進,避免形式化、同質化,思考適應形勢發展,用下一代較易接受的創新方式宣傳教育,及借助“課框”、“基力”的修訂,更好把愛國教育融入教學,潤物細無聲。同步需整合現有資源,系統做好愛國教育的規劃及分工,擴大接觸面,提升全民愛國情懷。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