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豬一樣勇敢
讀《漢書 · 食貨志》,看到“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一句,不禁啞然失笑。豨,野豬也;豬突豨勇,意為像豬一樣勇猛突擊。王莽篡漢之後,成立了一支精銳部隊對付匈奴,這支部隊竟取名為“豬突豨勇”。曾幾何時,豬也成了勇敢者的代稱?
在現代人語境中,豬一貫是蠢笨、懶惰、行動遲緩的象徵。比如責罵某人頭腦簡單、反應遲鈍,常用“蠢豬”或“笨豬”;取笑他人四體不勤、好吃懶做,則說“懶得像一頭豬”。總之,豬的形象大體都是負面的,與“勇敢”這個褒義詞的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
當然,野豬就另當別論了。東北森林裏有“一豬二熊三老虎”之說,意指野豬之勇猛兇殘甚過於狗熊和老虎,是實際上的“百獸之王”。從這個角度看,“豬突豨勇”應當是指向野豬。套用現代的話語,王莽那支精銳部隊,可以叫“野豬特攻隊”。
由此聯想到,歷史上以“豬”字取名的古人,其實不少。譬如安祿山有一名貼身近侍名叫李豬兒,因為聰明機靈,深得安祿山信任和重用。安祿山年邁多病,身軀肥胖,睡眠不好,只有在李豬兒服侍下方能入眠。但他脾氣極壞,經常將李侍衛像豬兒一樣打罵,激發了他的怨恨。公元七五七年正月初一,李豬兒闖入安祿山宮帳,一刀砍死了主人。
除此之外,“彘”字和“豨”字作為“豬”字的同義字,也常用於古人的名字中。例如西漢的開國大將陳豨,被封為陽夏侯,後起兵叛漢,被劉邦御駕親征剿滅;漢武帝時的左將軍荀彘,曾帶兵攻滅朝鮮,後坐罪被處死。
巧的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劉徹,小名竟也與豬有關。野史《漢武故事》記載,漢景帝妃子王娡懷孕時“夢日入懷”,而景帝也夢到漢高祖對他說:“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孩子出生後,取名“劉彘”,後來才改名“劉徹”。
南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