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遺書
西藏和敦煌這兩個地方是我心心念念一直想再去看看的,特別是敦煌。
前些日子搬家,對着一屋的書和雜物,一邊誓言旦旦控制購物慾不能買東西進家門,一邊收到好友傳來《敦煌遺書》、《最美敦煌》兩部巨型畫冊的介紹帖文立馬下單。
在書的面前,特別是關於敦煌的書,定力是屬於過去式。
收到書的時候,真的驚住了,原知道它是一部巨型畫冊,但絕沒想到竟幾乎是一張全紙的開度,六百四十頁彩印,又大又重,兩手捧着也差點捧不住。也正因為開度巨型,《最美敦煌》四百多幅壁畫、九米超長彩色拉頁視覺效果超級震撼。
這兩本書,一定要放在書枱上才能看。
《敦煌遺書》不以畫面奪眼球,需要花時間細細翻看,千年古物再現眼前。
重大的歷史發現往往是在不經意中,借寂寂無名的小人物之手橫空出世。一九○○年,道士王圓籙無意中在第十六號石窟的通道北壁發現一道密門,他把這門推開,改寫了敦煌文物的命運。
王道士發現的這處秘密藏經洞,堆滿了從東漢到北宋的經卷和文書,總數七萬件以上,這批古文獻被後世稱為敦煌遺書。
英國人斯坦因是進入藏經洞的第一個外國人,也是第一個把洞內文獻取走販運國外的人。
“他(指王圓籙)才鼓起勇氣打開了位於通道北面牆上的密室門。借着道士搖曳不定的燈光,我睜大眼睛向陰暗的密室中看去,只見一束束經卷一層層地堆在那裏,密密麻麻,散亂無章。經卷堆積的高度約有十英尺,後來測算的結果,總計約近五百立方英尺……”
在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圖記》中,有關於他如何和王圓籙打交道,騙取信任後,進入藏經洞及搬走大量文獻的詳細記錄。(上)
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