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人工資減
調查:75%打工仔疫後零加薪
【本報消息】“二○二三年各業職工工作現狀調查”昨發佈。近七成五受訪者收入與疫前毫無升幅,有近兩成人被減薪;逾半受訪者對工作感到憂慮。有團體希望政府檢討勞動關係法,加強僱員法定保障。目前不少職工希望透過轉業改善就業水平,政府需完善職業培訓制度,提高報讀人士的技能,以及鼓勵企業適當調升員工薪酬。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經濟學會昨日上午十一時在工聯大廈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二○二三年各業職工工作現狀調查”結果。工聯副理事長梁孫旭、副理事長兼權益委員會主任蔡錦富、權益委員會副主任孔憲民、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展濤,澳門經濟學會理事朱深勇出席。該調查於今年一至十二月展開,回收有效問卷3,115份。
冀有更多在職培訓
朱深勇表示,有較多受訪者工資減少的行業,分別為交通運輸業、製造業、物業管理業、會展業及批發零售業。
梁孫旭指出,報告顯示,近四成受訪者期望工聯可提供更多在職培訓;青年受訪者的主要憂慮則集中於工作競爭激烈、缺乏工作經驗及行業前景不佳。故在完善培訓方面,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結合《人才引進法律制度》,引才的同時加入“導師制度”,尤其應用於“
1+4”產業,積極實踐引才育才並舉。
二是本澳不少機構的課程分散,造成培訓資源重疊、浪費。參考鄰地的官方培訓局,其課程已通過當地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可確立課程質素和認受性。
三是針對青年就業,應由政府、企業、高校三方多管齊下,如在制訂高等教育政策時吸納企業意見,爭取企業支持推動職場學習或培訓,以及恆常化舉辦“職出前程實習計劃”。
鼓勵企業適當加薪
至於報告顯示近七成五受訪者收入對比疫前毫無升幅,近兩成人被減薪,約百分之八工資增加。梁孫旭提出四點呼籲:一是檢討《勞動關係法》,加強僱員法定保障,尤其僱員的基本權利保障、工時制度、超時工時保障、各類假期制度、解僱賠償制度、產假和保障懷孕僱員就業等規定。
二是面對每年通脹,加上公僕薪金及最低工資亦相繼調升,應鼓勵企業適當提薪。
三是關注長期赴琴澳門居民的勞動權益,因部分赴琴澳門居民無法被視為等同在澳,就“183規定”,不能享受澳門原有社會福利,故當局有必要評估受影響人數並完善法律。
四是改進惡劣天氣下的工作安排,倘企業於八號或以上風球期間安排工作,需適當安排員工上下班及工作期間。另外,僱主亦須定期檢討相關工作安排,不應一刀切採取劃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