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綠色理念 增美食軟實力
食是人類共通“語言”,澳門薈萃天下美食,從星級餐廳到街頭美食,各適其適。配合休閒旅遊,為餐飲業注入無限生機,更可成為各地美食“引進來、走出去”的平台。有“美食之都”加持,助益發揮“美食外交”的軟實力,亦成為很多投資者看中的商機。故不論經濟順逆,餐飲市場一直增量發展。疫情期間開闢了預製菜新賽道,有助補足餐飲業發展的短板,逐步受餐飲商號接受。
預製菜把製作工序前置,標準流程下可保持出品的統一性,緩解了廚師青黃不接的困局,亦消除每日出品不同味的難題。但始終未能百分百還原食品精髓,故精湛廚藝的主廚依舊吃香,不愁出路。
正因主廚是餐飲業的靈魂人物,澳門雖是美食之都,卻難以吸引新血入行,值得深思。有餐飲業界建議廚師明星化,吸引新血入行。這在各地大行其道,廚師專業進入公眾視野,讓人覺得可敬、可親;大廚形象入屋,產品更易受落,亦可推動商號生意,相輔相成。
廚師是掌控出品質素的話事人,但食客的要求同樣影響市場的發展。環顧四周,很多烹飪業的靈魂人物除了講求食品味道,已逐步對食材來源、營養價值到供應鏈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等因素,納入食材採購的考慮條件,希望發揮自身影響力,推動重視環保。在美食評選指南中,亦加入ESG(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理念的考慮因素。可見在美食中體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攀升,這將影響消費取向。
餐飲業是熱門的投資賽道,要突圍而出,品質為王。但同等條件下的食品,消費者將更看重健康、營養價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否切合個人的生活理念等因素。願意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埋單者將不斷上升,趨勢值得留意。
澳門要擴拓旅客市場,投其所好增加吸引力有很大發揮空間,美食是其一。如今投資者基本從熱門的菜系入手,環保理念,滿足食客既想當吃貨又要食得健康的心態中挖潛,拓展新空間。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