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1月25日
第B08版:攝影
澳門虛擬圖書館

捕捉時代的容顏

《夏灣拿——革命時刻》

《俄羅斯肖像》

《古巴一九五九》

捕捉時代的容顏

在西方攝影名人堂中,不論肖像、旅行攝影或文化風俗,作品多年以來始終是質量保證,更為他贏得“總編輯御用攝影師”的美譽,美國攝影師伯特

· 格連(Burt Glinn)無疑當之無愧。

這位哈佛大學修讀文學的高材生,求學時期已開始為校內體育代表隊的學生報擔任編輯兼攝影師。學成之後,格連在服兵役期間為美國的《生活》雜誌工作,從而累積豐富經驗。一九五一年,他加入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兩度出任社長。

格連精彩作品無數,為了捕捉珍貴歷史時刻,爭分奪秒幾乎是常識。一九五八年,格連原本在美國參加一個新年派對,期間他知悉卡斯特羅佔領古巴的消息。翌日清晨,格連已身處當地,第一時間採訪報道。然而當計劃趕不上變化,新聞攝影師便要隨機應變,若碰巧得到幸運之神安排最佳時機,鏡頭下的相片,便往往會產生意外驚喜。要數攝影生涯最難忘的相片,格連自選了《在林肯紀念堂前的赫魯曉夫》。一九五九年,前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訪問美國期間,到訪位於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大批攝影記者聞訊後蜂擁而至,務求佔據最有利位置,勢要捕捉關鍵時刻。格連當日卻因遲到而錯失地利之便,在人群擠擁的情況下,只拍了兩張相片。

根據格連憶述,如果他當日準時到場,站在最前排的視角,映入眼簾的,是赫魯曉夫正面仰視林肯雕像,但雕像本身不會入鏡,相片雖然足以讓他交差,但看起來平平無奇。遲到反而令他錯有錯着,尤其因相片只拍到赫魯曉夫的背面,因而產生攝影以外的想像空間:相中的他仰望林肯雕像,似略有所思,更似置身神交入定之境。適逢當時美蘇處於冷戰,站在美國的角度,格連這幅大作,無形之中變成無心插柳的政治宣傳照。

自由記者的身份,讓格連在工作上有更多選擇,跟他合作過的著名新聞、時尚及商業刊物不計其數,他的彩色旅行攝影,更是職業生涯的代表作。上世紀六十年代,格連為美國旅遊雜誌《假期》工作,曾到訪過的國家包括日本、墨西哥、蘇聯等。讀文學出身的他,有時會為自己的相片配上文字。出版商其後將格連部分旅行攝影作品,先後輯錄成《日本肖像》及《俄羅斯肖像》攝影文集,更請來南非著名作家雲頓普斯特(Laurens van der Post)撰文。

翻開《俄羅斯肖像》,不難發現格連對攝影技術的追求,以及如何將當時相對罕見的彩色攝影融合旅行遊記元素的歷史痕跡。要拍攝俄國人文地理,莫斯科的紅場無疑是打卡熱點,但格連更希望從人類學角度,了解當年蘇聯相對人跡罕至的地方,其中包括中亞、格魯吉亞、烏克蘭、西伯利亞、里加等地。運用鏡頭捕捉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從而拼湊成共產蘇聯的社會容顏。在格連的攝影世界中,重要的並非如何以攝影師的主觀意願,設置相片中的人物和情境。攝影師只需要在身處的環境裡,用心發現當中的真相,再透過相片呈現自己的看法,跋山涉水的攝影任務便大功告成了。

攝影:伯特 · 格連

撰文:杜 然

2023-11-25 攝影:伯特 · 格連 撰文:杜 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3785.html 1 捕捉時代的容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