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1月14日
第C08版:視覺
澳門虛擬圖書館

觀“造化” 得自在

臨唐寅桃花圖(故宮博物院藏) 惲壽平

“造化在手——故宮、上博珍藏惲壽平書畫 特展”展覽現場。

秋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惲壽平

設色花卉冊(上海博物館藏) 惲壽平

觀“造化” 得自在

——故宮上博珍藏惲壽平書畫特展

在清初的畫壇上,惲壽平(號南田)與“四王”、吳歷被並稱為“清初六大家”。今年恰逢惲壽平誕辰三百九十周年,澳門藝術博物館聯合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共同舉辦了這次“造化在手——故宮、上博珍藏惲壽平書畫特展”。展覽精選了惲壽平及其惲氏家族和同藝摯友的作品一百八十餘件,花卉、山水皆為精品,表現出惲壽平對書畫技巧的探索與創新,完整展現了惲壽平的書畫人生。

書畫文物展覽可以說已經成為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招牌”展覽,在書畫愛好者及學術研究者眼中也是被期待、被認可的展覽系列,在學術研究者中更是備受好評。故宮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館的惲壽平書畫收藏,堪稱一流。此次展覽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首次惲壽平書畫大展,展品是十裡挑一,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展品都是首次展出,是澳門藝術博物館完成“清六家”藝事的收官之作。

文人風骨

惲壽平作為明代常州武進的望族之後,一生顛沛且富有傳奇色彩。在其“家破人亡”之際,得閩浙總督夫人收為養子,四年之後在偶然的際會下與生父相遇,放棄了本應“榮華”的生活,“終願雲水遊”。由於家族及個人意志,惲壽平一生未踏入仕途,靠賣畫贍養父親。他對畫作的出售又有嚴格的標準,故此當時雖已在書畫藝壇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仍貧苦一生。他的自謙與作為文人的自傲,都可以透過其作品窺探一二。

藝術成就

惲壽平繼承北宋徐崇嗣的畫法,追求宋人之淡雅,汲書畫史技法之所長,創造性地發展沒骨花卉畫的傳統技法,藝有獨至。對明末清初的花卉畫有“起衰之功”,被稱為一代寫生之冠,其詩、書、畫,時稱“三絕”。以其為首領,開派立宗的“常州派”更被譽為花卉畫的正宗。同時惲壽平也是“清六家”中唯以花卉著稱的大家,作品風格超逸,其靈秀之氣非一般人能及。有人曾說惲南田“畫山水、花卉俱為國朝第一”(裘日修)。此次“造化在手”展覽,三館聯手,不僅帶來了為世人熟知的惲南田沒骨花卉,也展示了其可與王翬等一較高下的山水作品,足見其畫山水之功底。

近代畫家吳昌碩、任伯年、劉海粟等都曾臨摹他的畫作,學習中國花鳥繪畫更是繞不開對惲壽平作品的臨摹。許許多多人都從他的畫作中得到了啟發,有些是繪畫技法,有些是其高逸的品格。惲壽平的花卉是從生命中開出的花,以畫攝情,他說:“世人皆以不似為妙,余則不然,惟能極似,乃稱與畫傳神。”在畫面之上,人們看到的是栩栩如生,多為極盛的花木,畫作之外,更是他仙骨珊珊、淡冶且不喧嘩的人生。其繪畫及詩書,令人感受頗多,沉暗或明亮,自會天成。

南田的作品“天機物趣,畢集豪端,比之天仙化人”。尤其是花卉,將秀麗與淡雅相融,色彩脫俗但又具有風韻,宛若仙境中的奇花,可雅俗共賞。在展場內曾聽到幾個觀眾打趣,說看不懂中國書畫。能專業地賞識中國畫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也並不是大部分人所能做到的。個人認為中國書畫展覽的目的,不是求觀眾透過一個展覽就學會“六法”,而是培養大眾的審美,以及增添觀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當然也是給專業的研究學者提供平台。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最大不同,大概就是它擁有“氣韻”,是審美上的虛實相生,也是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是從中能看到靈性與生命力。而這種中國畫的意境,其實是相對較容易令人體會到的。雖然你可能無法形容,但是透過觀畫,在似與不似之間,定可以喚醒內心的某種情感。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喜歡,也更便捷地就可以遊歷山水、種花養草、攝影錄像。只要用心,應更易感受到自然之氣韻、萬物的靈氣。站在惲壽平《臨唐寅桃花圖》前,南田輕快的筆觸,傳神地表現了桃花花朵和葉片的輕柔,盛開的桃花一簇簇相擁,貌似真的可以看到南田自題“習習香熏薄薄煙”的意境;又好像下一秒就有落英繽紛、花香瀰漫,讓人心曠神怡,美得恍惚,令人雖用眼睛賞花,卻可在心中種花。近幾年間大家經歷了艱難的時刻,從挑戰中走出,都風塵僕僕。“造化在手”展覽可如夏雨雨人,使人透過作品走入春和景明、天真風清之境,沉靜的愛萬物。願所有走入展廳的觀眾都可從中國書畫中得花鳥之趣、山水之秀、生活之美。

半 夏

2023-11-14 半 夏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1382.html 1 觀“造化” 得自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