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頭過河
長者公寓接受申請,身邊符合資格的長者都躍躍欲試,據聞單位內除了基本家居配置,還有樂齡科技設備和偌大的會所空間與設施。
以前若移居長者公寓,少不免惹來街坊鄰里背後指點:福氣淺薄、子女不孝、晚景淒涼。但今時不同往日,不與子女同住不代表子女不孝,相反,在人生的下半場安享退休之餘又有自己獨立空間,足以收穫無數艷羨目光。
澳門正面臨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的困境。根據統計暨普查局的數據,澳門的老年人口比例,預計二○四一年將超過兩成,這不僅是眼前的挑戰,也是未來的挑戰。澳門照護長期人手不足,要如何緩解當前養老服務人員短缺,又要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養老需求?
碰巧早前跟大隊去內地參加研討會,待會議結束已夜幕低垂,只好拜託大會志願者從旁引路。看着他們從白天忙到黑夜,一直協助操作投影儀器、錄音攝影等技術及行政工作,我們都感到不好意思,畢竟佔據了這群大學生一整天的寶貴時間。一位志願者告訴大家,雖然他們沒有酬勞,但每一次志願工作都會計入服務時數,倘若未來有意加入組織或尋求保研機會,服務時數便能獲得相應加分,作用比錢更實際。
“服務換分數”在內地高校並不鮮見,但類似的模式——“時間銀行”原來早已應用於養老服務領域。顧名思義,“時間銀行”就是拿時間額度換取未來所需的長者服務。根據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於二○二一年發佈的《中國時間銀行發展研究報告》,“時間銀行”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逾千個同類機構或組織,並廣泛應用於互助養老、醫療服務、社會救助、社區融合等領域。在英國、瑞士、日本等地都行之有年,對澳門來說,這些都是很好的借鑑。
隨着澳門首棟長者公寓的推出,不妨考慮作為試點推行“服務換服務”的互助養老模式。服務內容不必太複雜,不用像日本的養老護理制度那樣作精細的劃分,可以先從“陪伴服務”開始:陪伴就診、陪伴聊天、陪伴購物,再增擴至外賣送餐、文書服務、普法講座、興趣班等。義工可以是青年,也可以是老而彌堅的“年輕老人”服務更年長的“老老人”,因為他們對於生理機能的退化和心理老化更有體會,義工們可把參與服務的時數,於未來“兌換”成其他長者服務,雖不能出售,但可自行享受或轉贈親屬。
對長者而言,入住公寓的都是獨居或雙老家庭,閒時有人陪伴可排解內心鬱悶;而對義工而言,除了做好事和“儲鐘”,還提前為日後養老做好準備;對整個社會而言,既可喚醒“老有所養”的互惠文化,更有助於增加社會同理心、提高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
在澳門,“時間銀行”絕對是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可能會行之有效,形成可持續的循環態勢,也可能不被社會“埋單”,最終曇花一現。但不妨把這種模式看作社會化養老和居家養老以外的一種補充,而今天這一代人摸着石頭的經驗,也許明天就能影響下一代人的養老觀念。
蘇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