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戰爭”改變中東版圖
那次危機中,美國支持以色列;蘇聯支持阿拉伯世界。戴高樂於蘇伊士運河危機後成為法國總統,他認定美國不是可靠盟友,銳意拉攏歐洲其他國家與美、蘇抗衡,形成第三股平衡力。蘇聯的核攻擊威脅讓法國下定決心研發自己的核武,同時加快非殖民化進程。
埃及總統納賽爾在軍事上雖然失敗,但在政治上卻獲得前所未有的勝利,使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主要象徵力量及泛阿拉伯民族主義根據地。美國為了拉攏阿拉伯國家不要全面倒向社會主義陣營,由國會撥款二十億美元,予阿拉伯國家提供經濟及軍事援助。
第三次中東戰爭又名“六日戰爭”。埃及、敘利亞、約旦聯合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但戰事只進行了六天就被以色列徹底打敗。“六日戰爭”之前,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是由約旦所控制,加沙地帶由埃及控制,至於以色列立國時被趕出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大部分聚居在約旦河西岸,不斷和以色列發生低度衝突。
以色列東北部的戈蘭高地是敘利亞領土,敘利亞也不斷與以色列在此互相炮轟。這場戰爭美蘇也捲入。以色列有大批北約成員國提供武器,蘇聯則向埃及、約旦、敘利亞提供飛機大炮戰車等武器,這場戰事是在以阿雙方敵對情緒非常濃烈下爆發。結果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還有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再有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全境至今。
“六日戰爭”開打後,阿拉伯民眾期望甚高,認為可一雪前恥,殲滅以色列。然而,戰爭結果讓埃及總統納賽爾由英雄變狗熊,走下神壇,鬱鬱而終。
(巴勒斯坦民族最終會消亡還是立國? · 五)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