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的各自理解
某次網購後發現尺碼不符,立即聯繫客服,多輪溝通後,客服最終願意退還部分金額,我同意有關安排,向對方發出一個微笑的表情符號。沒料到過了一會兒,對方傳來訊息表示抱歉,並主動提高賠償金額。我感到莫名其妙,明明我笑着表示同意,對方為什麼認為我不滿呢?
後來朋友告訴我,這個微笑表情並非表面的“善意”,而是“冷笑”的表情。
冷笑?我怎麼看也覺得這是單純的微笑啊,上網查看那個微笑表情的含義,結果在不同的網站分別找到“呵呵”、“呆呆笑”、“以中性的方式表達喜悅”、“淡淡的微笑,看起來可以是平凡友好的情緒,但伴隨着負面的情緒,也能是皮笑肉不笑的諷刺意味”……
我向客服傳送微笑表情符號,原意是表達喜悅,結果對方認為我在嘲諷賠償金額太低。明明是同一個表情符號,在各自解讀下造成是次誤會,雖然以結果論,我是獲得更多賠償的受益者,卻在無意間被視為貪婪者,冤枉啊。
一個表情符號尚且可以有這麼多不同解讀,平日我們與人交流時包含言語、表情、語氣及肢體動作,極可能帶來更多超出本意的解讀。有時候一句說話既可以是字面上的含義,亦可能是相反意思,別人如何解讀無法控制,而自己亦未必能正確理解別人的說話,因此人與人之間才經常產生誤會。
誤會產生,人們通常不會急於求證,反而悶在心裏造成怨恨。有時某人突然對你不瞅不睬,苦苦思量始終想不起自己在何時何地開罪對方,那可能也是出於一次錯誤解讀。要是你們開誠佈公,說不定能立即解開誤會,但時間拖得越久,誤會越難解,因為這種小事通常不會記得清楚,時間久了,只記得自己討厭對方,卻忘記當初如何反目成仇。
祁 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