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統計命運?
——記“藝文薈澳:澳門藝術雙年展”主場展
科學、技術(包括最新的AI技術)與人類精神與信仰之間的緊密,貫穿在“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主場展後半部分的作品中。在墨西哥藝術家加百列·里科(Gabriel Rico)的裝置作品《系列中的第五——收取與敲詐費用者》中,金色黃銅的平方根符號下的空間彷彿變成一塊空白的畫布,做出調皮表情的塑膠番茄、石頭、木頭及霓虹燈以神秘的方式勾連,由此打破數學公式僵化的邏輯性,兼具詩意及批判性。
探討科學信念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
法國藝術小組Obvious的《AGI的多面》用一個包含一萬兩千個非洲面具的資料庫訓練一個演算法模型,並將機器生成的面具重新交由迦納藝術家Abdul Aziz Muhamadu雕刻成實體面具,由此探討人工智慧的創造潛力。
泰國導演及藝術家阿彼察邦 · 韋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與太陽對話》系列,則利用神經網絡建築平台VQGAN+CLIP生成織物——與電影銀幕一樣,對於阿彼察邦而言,織物也“佈滿光和回憶”——的圖像,並在裝裱玻璃表面直覺性地手繪圖案,借此探討人工智慧所“發明”的未來是否真正具有“他者性”,抑或只是人類記憶的再組合、再創造。類似的思考也出現在阿彼察邦的雙頻影像作品《安眠&非同步》中:電影《記憶》裡沉睡的蒂達 · 史雲頓和與坂本龍一合作的《非同步——第一道光》中的人物隔牆而眠,睡夢再組的記憶與AI的神經網絡似乎異曲同工,遙相呼應。
利用科學重新尋獲心靈與
精神的力量
主場展三樓的作品更注重與觀眾的互動性。你可以用郭城的《抽象神諭生成器》或日本藝術家市原悅子(Etsuko Ichihara)的《神緣傳送門》進行一種未來主義的占卜,也可以在葡萄牙藝術家法比奧 · 柯拉索(Fábio Colaço)黑色反光的《財富》封面前自拍,甚至購買一枚“姚幣”(Yao Coin),中國台灣藝術家姚瑞中的“好運幣”。
值得一提的是,姚瑞中的《秘密客》系列繪畫是本次雙年展中最具幽默感的作品,從AI人魚、“飛它方”的UFO、搔癢機到“羡慕嫉妒恨”的三位一體神,姚瑞中遊走於科技與宗教、外星人與聖人、傳說與夢境之間,編織出一幅既樂觀又不失反諷意味、輕鬆也充滿反思色彩的未來圖景。
除了“主場展”之外,“藝文薈澳”還包括城市館、公共藝術展、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本地策展計劃、高等院校藝術展及平行展等多個單元,通過八大板塊的近三十多場展覽塑造一個藝術之城。這些展覽散佈於澳門各處,也帶領觀眾踏上一場深度的澳門文化之旅。(下)
撰文:華 健
圖片來源:澳門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