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端人日都是靈辰
廣東人有句貶語:“壞鬼書生多別字。”原來別字之多不限於書生這方面的人物,事物也不例外,就連過年的第一天也有“別字”。從前,過年就是過年,後來這傳統的大日子不叫過年,說是“春節”,更古老的叫法,就如《幼學瓊林》說的“履端是初一元旦”。以這句話而論,屈指一算就有三個稱謂:履端、初一、元旦,凡事物之稱謂總有其因。《左傳 · 文公元年》:“於是閏三月非禮也。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屢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餘於終,事則不悖。”
這段記載是說:“這時間有閏三月,這是不合於禮的。先王規正曆法,每年最初開始正月,以後各月皆合於中氣,而把剩下的日子擱到末了,在最早就開始,四時的次序就不會有錯誤,各月份都合中氣,人民就不會疑惑,把剩餘的日子擱到末了,事情就不會亂。”履端一辭,出現在這裏。杜預注:“步曆之始,以為術之端首。”孔穎達解釋:“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為術曆之端首。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數為始,於前更無餘分,以此日為術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後因指正月初一。
現今國際上都通用公曆,此所謂“公元”,公元新年的第一天曰“元旦”,這是現今的事。不過我國是農立國,採用夏曆以知農時,是故春節的第一天稱之為“元旦”,南朝梁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吳自牧《夢粱錄 · 正月》:“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年節序,此為之首。”
《幼》書又說:“人日是初七靈辰。”東方朔《歲時書》,謂:“天地初開,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初七稱為‘人日’。初七靈辰,這‘靈辰’,即是‘吉祥的時刻’。”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