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廉若公園
小城雖小,但各具特色的公園遍佈澳門半島和路氹兩個離島,被譽為港澳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盧廉若公園就是其中之一。它的面積不大,但內裡亭台樓閣、月門扇窗、曲徑迴廊、洞台飛瀑、奇石異岩、假山湖泊,充滿古雅懷舊氣息。而青翠綠竹、奇花異草、灌木樹叢、大小盆栽更觸目皆是。
陋室就在公園附近,對公園不是不熟悉,但是一直以來,總覺得地方小,路窄樹多,每次入內,遊人稍為擠擁,便忙不迭左閃右避,甚至繞道而行,直覺得很不方便。在它向公眾開放近半個世紀以來,若非悶得發慌,我很少會獨自入內遊覽。
半年前,我的手指腳趾相繼染上灰甲,唯有暫停游水,改為去公園晨運和晚運。每當天朗氣清,我通常有幾遠去幾遠,諸如水塘、昔日的青洲禁區附近等。晚上則在住處附近的廣場散步。
近日獲悉盧廉若公園的開放時間,已改為上午六時至晚上十二時,似是全年無休。儘管小城晚運的人不少,但每天下午,尤其是入黑後,去公園散步的居民似乎不多。我在晚飯後特地去一回盧廉若公園,果然沒有錯。只是當有團體選擇上址舉辦活動,如“花晨月夕”中秋晚會,園內氣氛才較為熱鬧。我一於揀遊人較少的晚上,進入公園晚運。
過去曾聽說,有些植物白天呼出氧氣,而到晚上便吸入氧氣,不過,它們吸入的量有限,對人類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大可不理。
與此同時,到公園晚運,我還可以慢慢觀賞園內的假山、盆栽,特別是一些品種珍貴、色彩繽紛、精心嫁接移植的植物,並透過它們的空隙,遠眺園外的高樓大廈,視之為一幅幅有生命的風景畫,真是優哉遊哉。
方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