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9月21日
第B16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水土不服”的改編歌劇

歌劇《波希米亞生涯》海報

故事背景被改在香港

全劇呈現出傷感的浪漫氛圍

歌劇演員們唱功過人

“水土不服”的改編歌劇

——《波希米亞生涯》

本年一月中,香港歌劇院在香港文化中心主辦了四場普契尼的《波希米亞生涯》(La Bohème),我看了十四日晚上七點四十五分的場次。看過這齣歌劇的觀眾相信會被劇中的音樂和歌曲迷倒。除了男主詩人羅多夫和女主繡花女咪咪的一雙男女高音,旁邊還有男中音演的畫家馬切洛。而另一女角慕瑟塔更以女高音擔綱,在雙女高音穿插下,再加男中音的音樂家和男低音的哲學家,劇中核心人物緊扣,歌曲組合變化很多。除對唱外還有不少二、三重唱,幾乎首首都動聽。

至於故事則較為悲慘灰暗,原著背景是十九世紀的巴黎拉丁區,上述四男窩居一閣樓,潦倒貧困,幾乎連開餐都無着落。第一女主靠繡花過活,開場時已染病,終結時也難逃命殞。故事還發生在嚴冬,單看這設置,作曲家已反映出波希米亞生涯的七、八分面貌。這樣的背景和人物身份,加上核心突出這些人的愛情和友情,故事交織出來的種種感情就更顯悲切深刻,以至整個劇都瀰漫着一種令人感傷的浪漫。這是背景、人設、音樂和歌曲互相結合下的成果。

甫入場便發覺音樂廳放送着一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地道歌曲,翻看場刊才知導演把原著背景改在香港。幕升起後幾位男角棲身如一籠屋中,但衣着頗潮。他們在幾個豬油桶旁生火取暖,整體令人以為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雖然切換了原著背景覺得感覺稍減,還是很期待導演如何處理接下來的故事。但當第二幕升起時,豁然見場景轉到一現代摩天大廈某高樓層,背景是落地玻璃窗,窗外是維景璀璨夜色,場內一眾人開派對歡度聖誕,才知導演預設的背景是現代而非上世紀的香港。其他人的服飾與裝扮儼如有錢人家,幾位主角的服飾跟第一幕時大同小異,卻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因這一邊舞台是富豪的寫照,另一邊是窮鬼慶祝的模樣。第二女主明明在高級人群中,因見到舊男友馬切洛才行去另一邊跟他搭訕,擺明是對照式處理。這幕場景華麗,氣氛又歡騰,便有點淹沒了原著裡一眾人在捱窮中都要去感受的節慶歡樂。還好第二女主跟男中音表現突出,而男女主的歌聲也保持水準。

原著第三幕是酒館/酒館外。這裡景觀是高廈白牆連街道,這區闊落、乾淨且幽靜,承接第二幕的場景,本來無問題,但一點也不像貧民區。兩對男女在這說分手又復合,少了原來的環境助力,沒有原著在拉丁區中分手來得那樣無奈、真切。還好四位主要角色的演繹者唱做優秀動人,雖然場景與人物身份格格不入,依然凝聚觀眾的視點。幕尾回到眾男主的房間,然而寬闊的空間亦不令人感到他們有多麼窮困,卻要眼睜睜看女主斷氣而束手無策。一如此前男女主與眾歌唱家出色的聲樂演繹,一直在帶動和留住觀眾的視線,直到幕下。

無可置疑,今場的Casting十分好,幾位主要歌唱家年紀不大但歌藝出眾,且着意戲的重點部分,令這充滿深情的歌劇得以發揮出水準來。但《波希米亞生涯》族群的特色、生活面貌,尤其作曲家筆下的幾位才華出眾但潦倒貧窮的人物,就完全產生不出化學作用。原著中幾位角色是詩人、畫家、音樂家和哲學家,女主是繡花女和貪慕虛榮的女生。把這些人放進香港,就算是五、六十年代也有點牽強,不過只要場景設計得宜,還是可以很有味道,正如當年的電影,不少是改編自外國電影,背景改為地道香港,故事一樣吸引人,因其保留了原著人物的感覺,呈現了五、六十年代貧苦大眾的生活,就算是有才華的人一樣可以潦倒失意,但他們也有真情。縱然悲情,也有屬於他們的浪漫愛情。今次切換到現代香港就完全不是那種感覺。觀眾感覺不到波希米亞生涯的特質。現代香港,很難令人代入詩人、哲學家的身份。至於畫家、音樂家雖也常見,也不會這般窮相。繡花女就更加令人難以置信是現代人物,尤其她一開始已病重,最終因無法就醫而死亡,這跟現代香港的普遍情況不相近,在切換了背景後顯得虛假,是此次製作最大敗筆。

雖然導演在場刊道要把巴黎與香港建成現代的“雙城記”,但在切換背景時不能不考慮原著精神,需在細處保留或再構建所屬新背景的一些特質。比如說原著第一幕開場是雪景,眾男衣衫單薄在火盆旁取暖,可否安排一眾打邊爐“烚下烚下”來取暖,而不是用豬油桶作火盆。另外,第二幕的派對景如改在蘭桂坊酒吧街之類,會否較恰當?因該區富豪與窮鬼也可共冶一爐,可能更見地道和更切合人物的身份呢。

看到導演欲加入現代氣息,卻沒適當調校當中差異,令這台歌劇有點古怪。而在間幕中安排一男子穿過舞台,甚至走進派對看眾人,又或者在第三幕間場時跳街舞,這些常見於劇場製作中的安排,放到這作品中又是否合適?若如導演所說是擺脫限制,猶如佛之“大自在”,這也不能作為解釋,因見到的是時空混淆和趨向粗疏多於擺脫限制。雖然場景設計不甚理想,處理人物的感情還是比較自然,但第一幕男女生在漆黑中的地上找鑰匙時,摸到對方的手是一重點所在,卻又似乎過於平淡。宣傳單張只說邀來香港著名劇場導演鄧樹榮執導,只提到他以獨特手法處理《波希米亞生涯》,但沒說明是把背景改為現代的香港,對觀眾而言資料不夠清楚。

縱觀這個製作,因有很好的歌唱家參與,王亢的羅多夫、渡托的咪咪、王雲鵬的馬切洛和蘇露度尼高娃的慕瑟塔都很出色。除男女主的多首詠嘆詞,男高、中音抑或男中音與尼高娃的對唱,以及幾位主角的二重或多重唱都很美妙。香港歌劇院樂團在指揮Gianola棒下,亦奏出作曲家的動人樂章。

鄧 蘭

圖片來源:香港歌劇院官網

2023-09-21 鄧 蘭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90117.html 1 “水土不服”的改編歌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