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牽引三地
一樣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兩岸有不一樣的效應。
民間故事《梁祝》歷久不衰,改編過不同的戲曲與戲曲電影。最早的梁祝電影應是一九二六年的《梁祝痛史》;幾十年來兩岸三地拍過多個版本,徐克的《梁祝》通俗悲慘,馬楚導的《武俠梁祝》噱頭化。若數現象級梁祝,李翰祥版本當之無愧。
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於一九六三年推出,這是他最引以自豪之作。今年是首映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不多,香港為配合某專題而放映一場,台灣也以“梁祝”作專題放映,因為該片在台灣曾引起空前轟動。
《梁祝》在香港反應還好,未算出色,僅得三十七多萬港元票房,遠不及導演另一齣經典《江山美人》,但台灣就不同了,上一代台灣人無人不被震撼。影片在當年四月上映,戲院打定輸數,原計劃放映十日左右,豈料一出即爆,人人爭相購票,最後一天映期也人山人海,延期又延期,人潮亦未退,結果映了兩個月,往後又多次重映,吸引九十多萬人次觀看,票房高達八百多萬台幣,大破台灣影史紀錄。至今仍有電影節續映,形成了現象級影片。
當時台灣民眾為之瘋狂,看一、兩次已算少,更多是看二、三十次,六、七十次亦大有人在,有人創下觀看一百二十多次紀錄。更厲害的是,主角凌波在十月底訪台,從她下機一刻開始,整個台北陷入瘋狂狀態,她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劇組要警察開路才能前進,當地估計有十八萬人湧進街頭,一睹凌波風采,盛況空前。
梁祝故事,源遠流長,誕生於中國內地民間,在香港影像化後,在台灣掀起高潮。一齣電影,牽引兩岸三地的微妙關係。
(《梁山伯與祝英台》六十年 · 上)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