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的語言修養從哪來?
每次讀《水滸傳》讀到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都忍不住要為潘金蓮的語言修養拍案叫絕!
潘金蓮的語言中,有許多貼切傳神的俗話諺語,隨機應變,流轉自如。
潘金蓮形容武大郎,用的是“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這句俗話。她這樣向武松說明從清河搬家到陽谷的原因:“一言難盡!自從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負,清河縣裏住不得,搬來這裏。若得叔叔這般雄壯,誰敢道個不字。”描述武大郎為人處事,她是這樣說的:“……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這般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身轉的人。”
為了勾引武松,潘金蓮先後兩次言語刺探武松心意。邀請武松到家裏住時,說的是:“莫不別處有嬸嬸?可取來廝會也好。”引出了她期盼中武松的“武二並不曾婚娶”的回答。武松在家裏住了一個多月後,一天她準備了酒菜,要認真撩撥武松,“酥胸微露,雲鬟半軃”出場,詐武松:“我聽得一個閑人說道,叔叔在縣前東街上養着一個唱的,敢端的有這話嗎?”武松否認後,她又說:“我不信,只怕叔叔口頭不似心頭。”武松翻臉,搶白了她一番,潘金蓮通紅了臉,一邊收拾杯盤盞碟,一邊說:“我自作樂耍子,不值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重!”
武大郎在外邊賣完炊餅回家時,潘金蓮嘴臉頓變,誣陷武松調戲她。武松決定從家裏搬出去住,潘金蓮在屋裏罵罵咧咧:“卻也好!只道說是親難轉債。人只道一個親兄弟做都頭,怎地養活了哥嫂,卻不知反來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你搬了去,倒謝天謝地,且得冤家離眼前。”
(二之一)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