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價不超十五年前成交水平惟氛圍不同
競投料淡靜
本澳土地拍賣具體地段、底價昨日揭盅。今次是二〇〇八年賣地後相隔十五年再次賣地,也是一三年新《土地法》生效後首次賣地,備受關注。有趣的是,兩幅土地的每呎底價竟與〇八年的成交價低兩成六至持平。惟市場氣氛、住宅交投、經濟環境均今非昔比,土地花落誰家、競投價走勢,只能拭目以待。
當年兩地天價售出
翻查資料,○八年初兩幅位於林茂塘的土地拍賣收到三十七份標書,最終均由本澳發展商天偉投資有限公司以分別高於底價八倍及九倍,合共逾十四億澳門元的當年天價投得。結合土地面積及地積比率,兩幅土地的每呎樓面地價分別為3,026元及3,016元。
據工務局資料,今次公開拍賣的兩幅住宅土地面積分別為3,509平方米、3,225平方米,地積比率均為十倍,可建樓面面積分別逾三十七萬七千呎、三十四萬七千呎,以底價十一點三六億元、七點七七億元計算,即每呎樓面地價底價分別逾三千元及二千二百元,較當年賣地低近兩成六至持平。
疫後經濟處恢復期
雖然今次賣地的底價貼近當年天價賣地的成交價,但目前整體經濟環境、樓市氣氛、市場信心今非昔比,相隔十五年的競投氣氛截然不同。〇八年正值國家經濟騰飛、地緣政治相對平穩,本澳旅遊博彩業、就業市場、居民收入處於急速上升周期,樓市交投暢旺,市場氣氛熾熱。如今本澳經歷三年疫情,市場百業待興,旅遊博彩業、就業環境、居民收入均處恢復期,樓市交投氣氛淡靜,市場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內地民營房企債務纏身、違約頻現,現金流捉襟見肘,多數無暇投地。因此,本澳地產業界人士普遍看淡今次土地拍賣,預計競投情況不及〇八年激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