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與周邊城市規劃二百一通道
廣州建灣區一小時交通圈
【本報記者廣州電】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日《國土空間背景下的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互聯互通規劃》,提出廣州將形成廣州與周邊城市二百一十條通道規劃,加快構建“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和“鄰穗地區一小時通勤圈”。
交通基建立體成網
“規劃”以打造“全向多層立體網,高效便捷交通圈”為總目標,高標準建成高效連接全球、便捷輻射全國、快速直連灣區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形成“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和“鄰穗地區一小時通勤圈”,推動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立體成網,支撐核心引領、軸帶支撐、圈層聯動的都市圈發展格局。
為編制“規劃”,廣州主動對接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清遠、韶關周邊城市,深入開展“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互聯互通規劃”調查研究,結合區域和城市發展方向,研判人口經濟集聚趨勢,預測分析“未來城市”之間的交通需求特徵。
城市節點中心直達
灣區科技創新走廊發展強勁,城市節點需要更高效的中心直達。知識城、東部樞紐、濱海灣、前海灣將成為廣深港澳東岸創新走廊新的增長點,科學城、黃金灣、創新城、明珠灣、環海灣、橫琴將成為西岸增長點,這些新增長點之間以及與各城市中心的聯繫需要更加高效直達。
在新空間結構下,需要構建更大範圍的通勤交通圈。隨着廣州與灣區城市的融合進入深水區,跨界通勤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廣佛莞同城化交通需求將增長百分之九十,佔廣州與大灣區十一市出行的三分之二,其中通勤交通更高達百分之八十,亟須提升區域通道的密度及可達性。
着力構建“三張網”
《規劃》着力構建“三張網”,推動廣州與周邊城市形成公鐵多層級、方向多路徑、網絡互聯通、中心直達快的互聯互通交通網絡。將建設國家骨架網,暢通國內大循環支撐能力。構建“雙人+三橫”國家鐵路網,高效貫通全省、通達全國大城市群;擴容和新建並舉,推進“兩環十六射”國家幹線網落地生根,形成三十三條國家骨架對外通道。
在強化灣區幹線網方面,提升極點輻射帶動能力。圍繞廣佛中心,構建“雙環+十字+放射”灣區城際網絡,打造“三環十九射”高速公路為骨架多層級灣區幹線路網,形成六十三條灣區幹線對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