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黑沙體驗營與總規土地用途分類矛盾
城規師憂水泥化項目影響生態
【本報消息】一個有十六個主題區、利用黑沙總面積約十公頃的“黑沙青少年活動體驗營”,政府預計花十六億元打造,在花這筆錢之前,城市規劃師如何看整個規劃?“體驗營”和熱議中的四千二百萬山中觀音銅像又是否協調得當?
光看政府效果圖,城市規劃師林翊捷稱無法掌握黑沙將建的建築物規模,又估計空中滑索、攀岩牆等項目應不會花太多錢,於是他從十六億元造價,及過去兩個估價相若的南灣新中圖(約九億元)、以及舊愛都酒店及新花園游池重整項目規模(約十幾億元)作對比,估計黑沙的建築物規模相當大,“呢點我係擔心”。
唔放高即向下挖
他的擔心來自於,黑沙應不能建高樓,意即可能要向下挖,在生態保護區之間的緩衝地帶,興建一個大面積的水泥化項目,“係唔係一個對生態、對自然好嘅做法呢?”
政府表示那裡會建造不少於二百個車位的多層停車場、活動中心、多用途場地、手工作坊、餐飲空間等不同類型的配套設施。
林翊捷對此提出質疑,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規定的土地屬性,以及土地分類及用途(第6/2022號行政法規),均沒提及黑沙可建“多層停車場”,“全部都係種花種草、道路,或者公園”。亦即,大規模的建築物不應該出現在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用地這個分類裡頭,“至少喺呢個活動中心或停車場安排上,可能唔係好適合,因為同我哋而家總規及土地用途分類有啲矛盾”。
公帑要用得其所
一併優化的黑沙水庫郊野公園,建造廿八米高的觀音銅像引發討論,網民反對意見多過正面。林翊捷從規劃角度來看,觀音像和青少年活動主題之間的關連薄弱,文化和空間的連結皆是,“究竟兩者之間有咩關係呢?其實睇唔到”。
他認為重點問題是要將公帑用得其所,“我自己意見係應該着力去起一啲實用啲嘅基建,起輕軌東線又好,起A區公屋又好,起圖書館又好,甚至乎遊樂場都好,都係大家用得着,公帑花喺嗰啲地方,可能對居民嚟講‘實在啲’”,“如果而家係早幾年太平盛世,咁我覺得做下呢啲象徵性比較高嘅項目,大家還可以接受,但而家經濟先啱啱慢慢好返,好似令到居民有啲覺得唔係好安樂,用幾千萬嚟整個神像?”
從觀音像這件事,以及近來發生的筷子基斬樹、石排灣圓形地聖母像及拜苦路碑被移去,政府都是在遭到質疑才作解說,林翊捷有感公眾參與度相當不足,“正如司長講呢啲事唔係唔講得,咁點解唔早啲攞出嚟講呢?我又唔覺得有咩敏感性……而家我覺得係傷害咗居民同政府之間嘅信任,成件事應該早啲拎出嚟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