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6月19日
第B15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協助孩子面對贏輸

協助孩子面對贏輸

媽媽帶孩子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孩子們一起玩遊戲。起初孩子興致勃勃,沒料到輸了遊戲後就面露難色、眼泛淚光,更表示這遊戲不好玩。相信類似的情況曾經發生在不少孩子身上,尤其是四歲以上的孩子,他們逐漸開始理解和喜歡競賽遊戲。在競賽中獲勝時,孩子會感到興奮且心情愉悅;在競賽落敗時,孩子會心情低落,一般只會記得賽果,忽略在競賽過程中的經驗體會。孩子的社會經驗有限,在面對挫折時,可能因為心理調適的成熟度不足,而直接反應出輸了不開心的感受。然而,除了不開心之外,當中或許還包括輸了代表自己不夠好、輸了很丟臉、輸了便得不到爸媽和別人的稱讚等心理因素。

即使是年紀相若的孩子,他們面對挫折時仍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有些會哭,有些會發脾氣,有些沒精打彩,有些則比較容易接受挫折。這些挫折不一定發生在孩子實際參與的競賽之中,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有可能是孩子挫折感的來源。有一次,孩子的表姐將要參加鋼琴比賽。孩子告訴媽媽,倘若表姐獲得獎項,請媽媽不要大力表揚表姐,否則孩子擔心自己會忍不住哭。在此事件中,雖然孩子沒有和表姐參加同一項比賽,但是,孩子會以結果來判斷事情,內心覺得獲奬就是比較強的,同時也在意自己的表現不如表姐。另外,對於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有沒有思考過該如何作出反應?家長的反應和獎勵會否導致孩子過於在意成績?倘若孩子下次沒有取得好成績,應當如何協助他面對?經搜集資料和反思,筆者的觀點是比起協助孩子學會如何去贏,讓孩子學會輸得起更加重要。當孩子有能力調適面對逆境時的心情和想法,就更可能有勇氣重新再來,甚至是面對人生更大的挑戰。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注意自己面對孩子贏輸的反應

孩子之所以重視贏輸,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受到師長和家長的影響。或許師長和家長認為自己不在意贏輸,但當孩子贏了的時候,師長和家長喜悅和興奮的表情可能已經掛在了臉上,而且會大力讚揚,甚至送禮獎勵;當孩子輸了的時候,師長和家長則可能會沉默無聲,也沒有給予正面的鼓勵。這些氣氛、情緒、行為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你很重視他的贏輸。建議師長和家長以平常心面對孩子的得失,例如可表達出贏了開心、輸了檢討原因、下次再參加的態度。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協助孩子就挫折進行反思,有助於讓孩子對失敗的結果釋懷,有關反思將會成為孩子日後努力的動力。此外,請師長和家長不要吝嗇於表達對孩子正向態度和努力的欣賞。這些針對孩子實際行動的具體讚美,有助於激勵孩子持續做出好行為。

二、強調享受過程的重要性

無論孩子贏輸,師長和家長都可以體會孩子當時的心情,引導孩子說出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從而作出疏導。值得注意的是,師長和家長過度的情緒反應,可能導致孩子為討他們的歡心而在意贏輸。也就是說孩子會以贏輸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當自己輸了便認定自己失敗,不被師長和家長喜愛。這對孩子沒有好處。另外,師長和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從這次事件中有沒有學到甚麼”以及“你在這個過程中的感受是怎樣的”,慢慢協助孩子把注意力由事件的結果轉移到享受過程、感受過程的美好。另外,無論贏輸都可請孩子吃大餐,把目的定位為考試或比賽完慶祝一下,以此肯定孩子對過程的投入和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以結果為評判標準。

三、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

師長和家長可向孩子傳遞競賽活動有贏有輸的觀念。這是競賽活動的常態,如果總是一方贏或輸,那麼競賽活動就會變得不好玩,失去活動的意義。

此外,別人贏了,並不代表孩子不夠好,不需要因此覺得丟臉。而孩子在競賽過程中的投入和所付出的努力,仍可獲得認同。師長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欣賞競賽參與者們的優秀之處,協助孩子檢討可進步的空間,從而促進其得到成長。如果能夠從小協助孩子以樂觀和從容的態度看待贏輸,孩子日後將更有能力面對各種挑戰和逆境,他的人生將會較少出現抱怨和憂傷,伴隨喜樂和平安,前路一片光明。

黃燕玲

2023-06-19 黃燕玲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0457.html 1 協助孩子面對贏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