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藝術
這個時代真好,所有人都有機會登上展示平台吸引觀眾,也能讓人們足不出戶就知曉大千世界。
流量能帶來利益,這催生了人們五花八門的創造力。
這些創造力發揮在“藝術”這個頗有些陽春白雪的範疇,就變得十分親民。觀賞娛樂性比作品的藝術價值高多了。
譬如網名“lesouls”的創作者,在繪製火光的畫面時會塗上可燃物,點燃打火機,讓畫面局部燃燒,或加熱畫面後出現花瓣、星光等一些圖像,衍生成行為藝術參與的作品。演示過程非常特別,但燃燒完之後的作品,並沒有在視頻裡出現,想來真正的火光在成品裡還是得畫出來。
Andrew Scott也是一位有想法的創作者,他用鑿子釘裂成品畫框內裝裱的玻璃,令畫面裡出拳、踢球、拉彈弓等靜止動作,產生施加動作後的效果,乍看相當吸引人。一個作品疊加了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的成分,比較容易吸引受眾。但成品如果沒有多一層玻璃覆蓋,只怕會有剝落的危險。
還有一個曾經小小打動過我的創作者Nicolas Abtan,他不僅用擠奶油的方式厚塗,還用金屬絲和媒介質參與,製作伸出畫外的立體效果。樹彷彿是從畫裡長出來的,瀑布像簾子一樣是垂下來的。最有意思是他“畫”的鞦韆,真的掛在伸出來的樹枝上,可以前後搖盪——網絡上稱他為4D畫家,藝趣十足。
但列舉的這幾位,在筆者看來有共同的不足,那就是畫工一般。如果沒有那些創意十足的表現方法,單憑畫作實在沒什麼可打動人的,這是他們的聰明之處。
網上有表現力的創作者非常多,是噱頭還是藝術,在不同人眼裡“WOW”的程度也不同。但沒有人會排斥創造力,就和你看文學作品不影響你看網絡爽文,前者真的打動你、滋養你,後者真的爽到你、撐到你。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