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毛納村的長桌宴
在五指山毛納村村長的長桌宴上,篝火輝映。
今晚,我們觀看黎族歌舞,自己卻並不屬於觀衆,晚宴更像似一個派對。我們一行間斷性地參與表演其中。整個節目的內容對於我們又彷彿是知識介紹。
黎族舞蹈的內容以介紹他們的服裝、生活場景和方言爲側重,叙事是他們的風格。今晚,也有非遺傳承人的鼻簫等器樂表演,黎族歌舞從來就沒有缺少過展現他們民族精神技能方面的內容。
近距離接觸,我看到黎族在歌舞中再現的生活記憶。除了表達情感,如民歌,圍繞呼喚愛的創作,音符更適合表達美麗的音色,服裝除了表達他們紡織的技能細節,再就是顔色搭配的藝術之美。從錦鯉圖案中的圖騰崇拜,我看到的是人類與大自然一點點親近建立起的密切關係。那些圖騰品種繁多的符號充滿一種敬畏萬物的提醒。當然,他們也表達木製弓箭和道具,撲食、伐木。但他們有大力神的庇護,有屬於自己民族的叢林法則,“長幼有序”、“萬物有歸”。
祝酒過後,一對男女走到台前,他們手中分別拿着黎族手工技藝的道具表演舞蹈,再現自力更生,以及紡織技術的進化。另一組又走上來,他們是非遺鼻簫的傳承人。他們以歌舞表演的節奏在介紹他們的服裝。黎族的服飾通過精細紡織和色彩細節達到了儀式感的特效。他們的多種方言從中又把服飾的風格區分開來。
我作爲生活在北方的來訪者,對黎族的陌生感超過我們一行的南方作家。所以,這次走進黎族對於我也是一次知識的吸取。歡樂氣氛的展現是黎族帶給客人的主要態度,由於沒有文字,他們在歌舞表演上展示的生活狀態更加直接、叙事。
從主持人的介紹,我了解到:流傳於海南省的黎族服飾,以黎族傳統的紡、染、織、綉四大工藝爲基礎,利用海島棉、麻、木棉、樹皮纖維和蠶絲等織造縫合而成,其演變歷史達數千年之久,共有一百六十種以上的圖樣,結構與重組着人形、動物、花卉、植物、用具、幾何圖形等符號。
在五指山和熱帶雨林的環繞中,這些美麗的符號無不讓我們這些來自都市生活的人對大自然的親近情節得到了溫情的滿足感,同時融入到這裏的陽光、空氣、食物,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友愛的氣氛中,這一切也會讓我們在羡慕之餘産生多種反思。
在《久久不見久久見》抒情歌聲中,夜空升高了,一朵雲收起星光,黎族演員們舉起火把,一直把我們一行送走到村口,揮手告別。
追尋黎族人生活的記憶概括起來就是圍繞“人與自然、生活和愛”。簡單而直接,表達的是全人類生活的一種普世價值觀和對真理的追求。
馮 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