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
人類面對困難和危險時會逃避。家父馬萬祺先生從小教我,有些是可逃,有些是不能逃,更有些是不應逃。
先說什麼是不能逃,做錯事不能逃,而且要想辦法補救。家父管得比較嚴,打破家中東西、搶玩具、講大話……我們是要寫悔改書的,就是想培養內省的好習慣,及時改正。長大後,家父教我面對現實,社會上有很多不公平,也有很多說不清的事,麻煩事越早解決越好,尤其恩怨糾紛。家事、朋友間的誤會、同事間的意見衝突,都應盡早解釋清楚,化解於微時。
身體有事不能逃,家父非常強調病從淺中醫,慢性病如久咳、脾胃虛弱用中醫調理,急病用西醫和做手術。為了大眾的健康,家父費盡心血護航鏡湖醫院,從第一個手術室到護士學校及所有醫院的擴建。家父告訴我身體是最後財富,一定要守護好,很多問題是自己的壞習慣造成,所以要努力自省,找出自己的毛病,一點點去改正,心有解不開的結找家人找朋友。
什麼時候要“逃避”?當然是危機之時。小時候很少機會逛街,過年過節總想趁熱鬧,家父說人多的地方要避開,因為一發生意外會走避不及。家父教我動亂地方、有瘟疫地方、落後和無管治的地方,非必要不要冒險去。對於政府圍起來的地方,也不要好奇,出遠門一定要看當地天氣預報和新聞。其實天時地利的一切變化都要留意,隨時做好走避的準備,投資就要避風險。
說到走避,家父和南懷瑾老師都教我要“捨”,走避時財物是累贅,途中會被人劫財奪命,財物應該用來換取更快的路線,只有捨才有活路,才有人幫。養身修心也如是,吃太多身體會三高,只有捨掉不必要的念頭才能心安。
什麼事不應逃避?我們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不應逃避,不要推給學校與政府,因為我們的明天靠他們。國民的責任、居民的責任,我們要勇於承擔,這是為了維持世代的安定,必須萬眾同心。
馬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