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 吃藥還是射頻好?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常見疾病,具體指的是心房不規則顫動,導致心律節奏混亂,有的病人還會合併心率異常增快。除了部分患者是由於甲亢引起外,大多數病人並無具體的確切房顫病因。房顫的危害,一是有導致中風的風險;二是長此以往,有可能導致心臟結構異常、心力衰竭。有的患者還會因為心率過快而自覺不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如今,不少病友都從醫生那裡得知:房顫病人服用“薄血藥”(抗凝血藥)預防中風很有必要。但是,房顫本身的不規則跳動,有沒有辦法糾正?
當然,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服藥控制房顫,阻止或減少房顫的發作。如果告訴你,導管射頻消融術能有效治療房顫,你會一下子接受這種微創手術嗎?可能很多人還是會首選服藥這保守的一招。
射頻消融術,並不是甚麼新發明,早就在國內外大行其道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已獲得充分肯定。
這種手術,是用一條細長的導管通過大靜脈穿刺處進入心臟的目標位置,使用儀器偵查到導致房顫的異常放電組織,再用射頻脈衝電流產生的熱能破壞這些心臟組織,理論上就把房顫根治了。
有人會問:純藥物保守治療不好嗎?
二○二○年,聞名全球的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佈的一項大型國際研究結果顯示:與藥物治療相比,接受射頻消融的患者,其房顫的復發率更低,且生活質量更高。
藥物治療畢竟不是總能起到效果,有時還會導致疲倦、乏力等不適,而且總體上都有減慢心率的作用。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過慢心率有時存在風險。有些藥物甚至會導致更具危險性的惡性心律失常!
在中國,房顫射頻消融術已開展了二十年,成功率也隨着技術進步而不斷提高。目前,鏡湖醫院心臟科已開展該項技術。以前,人們認為心衰或藥物治療無效的房顫才考慮射頻,但綜合多年的臨床證據,專家的新觀點認為:房顫患者早期接受射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越早期使用射頻治療,越有利於長期控制房顫。房顫早期大多是陣發性,能有較多“回頭”的機會。越到晚期,房顫的發作可能越頻繁越持久,甚至變成永久房顫。而心房結構也會隨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不僅引起心衰,這時做射頻的效果也不好。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