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推廣的困境
進入廿一世紀以來,漢服作為弘揚中華文化的標誌行動,得到了越來越多國人的認同,於是,各地興起漢服推廣的熱潮。
推廣團體舉辦形式多樣的推廣活動,舞台表演、各種走秀、漢服比賽……從現實中着漢服踏青賞梅到網絡虛擬空間的傳播,應有盡有。然而,勿庸諱言,無論如何推廣,漢服仍未脫離小眾範圍,而未能走入大眾生活之中。
究其因,首先,作為漢服,其特點是寬袍廣袖,衣袂翩翩,華麗而不實用。其之所以淹沒入歷史的塵煙中,其實並非無緣無故。或許其作為朝服或官服尚可,因為着其服者無需勞動;而作為勞動者的服飾顯然是不太適合的,有礙勞作與行動。其次,漢服推廣,多以舞台表演式推廣為主,美是美哉,卻未能生活化推廣,現實生活中,少有着漢服者。因此,漢服的生存空間舞台化,而非生活化。既然是舞台化,其空間必然狹小。只有生活化,才能夠獲得更加寬闊空間。再次,從審美上看,漢服具有古典美,故而漢服推廣屬古典化推廣,而未能進行時尚化推廣。與旗袍襯托女性身材特徵不同,漢服的交領右衽、寬衣博帶、繫帶隱扣等特徵,屬傳統古典服飾特徵,穿着漢服很難盡顯身材特徵,反而使身材淹沒在衣飾之中。
因此,欲使漢服重新流行世間,非生活化不可。即,在改進漢服的同時,施以時尚化演繹。然而,改造過的漢服,還是漢服嗎?或許此即漢服推廣的困境所在。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