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新年 來藝博
歲末將近,澳門藝術博物館已經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一場喜慶吉祥的展覽正面向公眾開放。這就是“賀歲迎祥——紫禁城裡的春節文化”展。
本次年度大展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主辦,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澳門基金會協辦,《澳門日報》支持。近一百二十件各類文物,被精心編排在“祈福迎祥”、“家國天下”、“遊藝娛樂”、“祭祖宴親”四個主題下,從家與國、禮與俗等不同層面,立體展現清代宮廷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
在這裡,你能看到雍正皇帝親筆書寫的“福”字。清代,皇帝在臘月初一這天,用專門的“賜福蒼生”筆在龍箋上寫下第一個福字,稱“開筆書福”。這也標誌着一年一度春節活動的開始。第一張“福”字一定貼在乾清宮。因為這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家“正房”。之後,皇帝陸續寫一些福字,貼在其他宮殿,或者賞賜大臣和外藩。三百年前,雍正皇帝書寫這張“福”字,就貼在紫禁城的某處宮殿中,如今又帶着滿滿的福氣來到了千里之外的澳門。
在這裡,你能看到尺幅巨大、金彩輝煌的將軍門神。清代宮廷的門神不像民間那樣直接貼在門或牆上,需要裝裱成框後掛起來。頭年臘月二十六日張掛,到翌年二月初三日摘下來,就要收到工部下屬的門神庫裡。壞了的不能丢棄,要集中起來,修好了明年接着用。這對將軍門神採用瀝粉貼金、描畫泥金等工藝,屬於規格最高的一類,當年懸掛在宮殿正門,抵禦邪祟,護佑禁宮。
在這裡,你能看到國寶級文物——金甌永固杯。此杯為純金打造,雙夔龍耳、三象首足,渾身以點翠為地,鑲嵌珍珠和各色寶石,富麗莊重。口沿鏨刻篆書“金甌永固”,寓意江山永固。它是開筆儀式上的重要儀物。每年元旦子時,乾隆皇帝都會在養心殿東暖閣明窗舉行開筆儀式,以金甌永固杯飲屠蘇酒,點燃“玉燭長調”燭臺上的蠟燭,再用“萬年青筆”寫下新年祝福,同時翻閱是年的曆書,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這裡,你能看到描繪清代冰上運動的長卷《冰嬉圖》。冰嬉是北方冬季特有的民俗活動。臘八,皇帝親臨西苑太液池觀賞冰嬉。表演項目有類似速滑的“搶等”、類似踢足球的“搶球”、團體花樣雜技“轉龍射天球”等。此圖描繪的是“轉龍射天球”。冰場上,旗手和射手們間隔排列,盤旋滑行於冰上,隊伍蜿蜒如龍形。在冰面上設有旌門,上懸一球,稱天球。隊伍滑至此處時,分別轉身向天球射箭,中者有賞。在冰面上表演射天球和各種高難度動作,既是一種娛樂,也可鍛煉兵士的作戰靈活與抗寒能力。
在這裡,你能看到一尊特殊的雕塑——齋戒銅人。銅人頭戴七梁冠,身穿寬袖長袍,直立在帶護欄的六角形台座上,雙手持一柄如意,如意上刻滿、漢文“齋戒”二字。祭祖是春節期間最重要的傳統禮儀活動。除夕前一天,皇帝要親自到太廟主持祫祭,就是合祭列祖列宗。祫祭前,皇帝須齋戒三日。齋戒期間,不理刑名,不辦公,不宴會,不聽音樂,不入內寢,不問疾弔喪,不飲酒茹葷,不祭神,不掃墓。齋戒銅人即用來提醒祭祀者保持恭敬之心。
在這裡,您能看到刻工精緻的大吉寶案。案面為剔彩工藝,雕綠、黃、紅三色漆;中央一葫蘆,上有“大吉”兩字,四周圍繞眾人,執各類吉祥旗幟、燈籠、書畫等,一派喜慶熱鬧的景象。據檔案記載,乾隆皇帝親自參與了此案的設計,並於乾隆九年(西元一七四四年)下旨交蘇州製作,還特意囑咐“趕年底要得”。原來,它是皇帝吃新年第一頓餃子時專用的桌案。大年初一早晨,皇帝要在乾清宮西側的弘德殿吃餃子祈福,由“飛龍宴盒”端來的“煮餑餑”(即餃子)盤會放在大吉寶案的“吉”字上。
這裡有書法、繪畫、織繡、玉器、金器、銅器、瓷器、漆器、玻璃等不同材質的展品。
這裡有立軸、手卷、冊頁、貼落、吉服、戲衣、荷包、擺件、佩飾、餐具、樂器、宮燈、家具、鐘錶等不同形式的文物。
這裡展示了貼福字,掛春條、門神、宮燈,樹天燈、萬壽燈,畫歲朝圖、歲軸,寫心經,明窗開筆,饋歲,重華宮茶宴,冰嬉,賞燈,看戲,祭祖,吃團圓飯,吃餃子等慶祝活動。
這裡有更多的驚喜等你來發現。
展夢夏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的春節文化”展
展覽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
展覽日期:十二月十七日至明年三月五日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
(下午六時三十分後停止入場)
逢周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免費參觀)
導賞: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