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情暖意中邁向春天
當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隨着管控措施更大優化和持續放寬,全國各地迎來前所未有的疫情高峰,無數“陽人”紛紛中招。基於對病毒和疫情的認知,絕大多數人在經歷“陣痛”中漸趨淡定。鑒於疫情連綿不絕,更多人認識到,要最終走出疫情困境,只有跨越最後的疫情寒冬,才能真正擁有美好的春天。
疫情三年,每個人都是抗疫一分子,以承受和付出,共同走過這段深刻的歷程。整體來看,在舉國體制和有力措施下,國家高舉“人民至上”旗幟,奮力作為,堪稱前半程的抗疫優等生——新冠發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處於全球最低水準,有效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澳門緊貼國家行動,同樣取得重大成效。
我們用艱苦卓絕的三年,透過堅持“動態清零”,實現以時間換空間,贏得三個寶貴的“窗口期”:新冠病毒變異株毒性持續下降的窗口期,藥物研發、醫療救治能力進一步增強的窗口期,全民廣泛接種疫苗的窗口期。當前,正是依靠三年所取得的成效和打下的基礎,為放寬管控措施、逐步走向開放打開了路口。
大疫不過三年,這是一句包含智慧的老話。當中所詮釋的是,並非重大疫情會自行結束,而是體現人與疫鬥爭的應對之道,即使疫情不止人也要擇向而行。畢竟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維度或閾值,對於一個國家和社會而言,抗疫三年綜合形勢到了韌性極點。僅以澳門觀之,作為一個外向型微經濟體,遭受疫情前所未有的慘重打擊,整個社會運行降到最低點,經濟民生難以承受更多抑制。因此,澳門不可能無限期困守愁城,必須跟隨國家舉措抓住窗口期,衝出疫情的封鎖圍困,力求恢復往日生機,使全體市民重獲生活自由的願景。
誠然,闖關絕非輕而易舉,而是基於對病毒的認識和優化疫情防控的時機,擇向而行。但也意味着走向開放仍要承受一定“陣痛”,更多比例的人口會因此染疫。經臨床觀察,感染人群絕大多數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主要以居家休息為主,非必要不用治療吃藥,這就為放寬管控提供了前提條件。另一方面,三年來的抗疫歷程,特別是澳門人經受了“六·一八”抗疫考驗,也為戰勝疫情提供了信心和底氣。
可以看到,自從月初放開管控以來,疫情確如預計在全國各地蔓延,不計其數的人和家庭紛紛中招成為“陽人”,一時衝擊也無可避免引發不同程度慌亂,以及藥品物資短缺和搶購潮等狀況。澳門概莫能外。不過,透過網絡傳導也發現,初期反應之後社會面和公眾情緒也在逐漸平伏,包括澳門在內的無數人透過社交媒體以各種方式,或揶揄自嘲、或分享體驗,或傳授經驗,更不乏友情傳導及互通有無,當中的苦樂哀愁、百味雜陳、同舟共濟,交織出中國式抗疫的眾生相和多彩圖景,也釋出特殊時期下,國人戰役的堅強韌性和樂觀自信。
應該重點一提的是,抗疫是一場依仗人民意志和資源物力兩大支撐的重大戰役,面對新的疫情高峰,必然出現需求無限而資源有限的境況,醫療資源吃緊、救護人員短缺、藥品流通不暢等,無疑是當前疫情防控面臨的突出問題,亟需政府和社會共同統籌調劑,對每一個家庭和個人來說,統籌亦不可或缺。
疫情之下,我們既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也有義務和責任協助配合相關部門和他人開展防控,互幫互助,形成合力;既要維護好自身的健康,又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節制藥品和物資的用度,避免不理性的搶藥、囤藥。
眾所周知,澳門地域狹小,人口密集,醫療資源從來緊缺,更需要廣大市民以大局為重,互相讓度,關顧高齡長者等脆弱人群的特殊需求,共同維護一道暢通的綠色通道。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澳門經歷無數挑戰,小城大愛從未褪色,面對寒冬和疫情高峰,我們仍然可察覺到,澳門人依然守望相助,傳遞關愛,在溫情暖意中邁向新的春天。
柳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