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還同治帝一個清白
同治帝有沒有接種過傳統的天花“疫苗”?記載不詳。其實,早在一七○六年,琴納就發明了“牛痘疫苗法”,隨後不斷推廣到世界各地,為防疫作出了積極貢獻。不過以清朝的保守態度,同治和大多數中國人當時都不會接受這種在皮膚上注射的“有創”疫苗。
按日記所載,皇帝疹子“項頸稠密,色紫滯乾豔,證屬重險云云。不思食咽痛作嘔”,有呼吸道症狀,疹從頸部、顏面開始,後擴展到軀幹和四肢,這些都符合天花的早期表現,但與梅毒發病不符。
一旦診斷天花,就算在現代,也沒有特效藥能對付病毒本身,醫生只能夠採取支持療法,盡量讓患者度過危險期,讓病毒自然消退。皇家當時更藉“奏摺用黃面紅裏,穿花衣補褂,供娘娘,遞如意”這樣的迷信方式為皇帝祈福。至於中醫療法則不外乎“蘆根、牛蒡、酒軍二錢,吉更(桔梗)、元參,餘不記,引用蚯蚓”之類。現在看來,皇帝只能聽天由命了。
逾九成不曾接種疫苗的天花患者為典型天花病人,皮疹在第二天變為丘疹。一至兩天後,丘疹內會充滿乳白色液體。液體會逐漸變得渾濁,使之看似膿疱。約第七天,所有皮疹均成圓形膿疱,裏面的液體會外流至所有膿疱消退、乾化及結痂為止,通常為時約兩周。
翁同龢每天進宮問安,回寓後必在日記中詳述脈案和藥方。到十二月十五日(發疹後一周),脈案言:“陰分尚能布液,毒化漿行,化險為平。現在天花八朝,漿未蒼老,咽痛音啞,嗆頦胸堵,腰痠等尚未驟減。”十七日寫道:“上(皇帝)起坐,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飽滿,聲音有力。”“並諭恭親王當敬事如一,不得蹈去年故習,語簡而厲。”十八日,“脈氣更好”,“飲食亦不少”。十九日,“結痂間有抓破流血”,“頭面已結痂”。按自然病程,同治帝似乎將躲過一劫了嗎?
(三之二)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