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的興起
全球氣溫上升導致極端天氣頻發,人類正面對不斷惡化的氣候變遷,生態環境保護成為當前人類的首要任務。國務院在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提倡向社會公眾普及氣候變化知識,積極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突出包括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在內的生態文明教育,組織
開展面向社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培訓。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為此,社會期望未來的領袖,都必須具備人文關懷及生態保護的素養,成為世界各地教育的新目標。
隨着科學的進步,網絡時代下的知識傳遞,已翻轉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效能,讓人們逐步反省現時偏重課堂、偏重校園的教育模式,是否符合未來的需求?另一方面,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出生的青少年都存在體質差、體重超標、視力下降、心肺功能不達標等現象。美國資深記者Richard Louv出版的《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中,提出社會環境變化與生活型態改變後,學童因為過度沉迷電子產品而導致罹患“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除對自然缺乏基本尊重,還引發嚴重的身心問題。教育是改變社會發展趨勢的重要手段,適時適量地在課程中加入更多生態環境保護及個人健康的課題,成為教育革新的新嘗試,自然教育的理念被重新提出。
自然教育,以自然為師的教育模式,利用自然元素和自然環境進行遊戲、觀察、記錄、創作等一系列體驗式的活動;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引發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培養與自然共處的獨特經驗,反思“人和自然、人和人及人和自己”的關係,重建人與自然的連接,對兒童及青少年的自立、自強、自信、自理等綜合素質的發展有很好的培養作用,繼而明瞭人與自然相依共存的關係,產生對於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於生命的尊重。國家教育部於二〇〇一年印發的《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指出,戶外活動可以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性格態度。基於大部分兒童對大自然都顯出濃厚的興趣,因此父母也樂於陪同小孩到戶外“探險”,暫離電子產品糾纏,回歸自然。對於青少年,自然教育有別於傳統教育強調的被動記憶或反覆練習的學習歷程,在廣闊的大自然中投入體驗教育活動,磨練意志、鍛煉身心、提升體質,彌補了課堂教學無法實現的“多育並施”教育功能。
從世界範圍來看,自然教育起源於歐洲,後傳到美國、日本等地,並先後成立了專門的“自然學校”,推動兒童及青少年投入自然生態的教育工作。自然學校是指“開展自然觀察、自然體驗等以自然為舞台的環境教育、理科教育、戶外活動的學校”。以體驗學習的方式,透過與大自然的親身接觸,構建個人與自然相處、保育環境的意識,補充課堂教學缺乏接觸大自然的學習經歷。目前世界各地的自然學校,其主要活動形式有露營冒險、團隊歷奇、自然步道健行、山澗溯溪、動植物觀察、農耕種植、潮汐觀察、夜觀星宿等。
讓孩子擁抱大自然,可讓他們的身、心、靈得到更好的發展,迎合社會未來發展的新要求。基於以自然學校推動自然教育,都是以戶外教育為基礎的學習模式,而澳門是地小人多的微型經濟體,戶外自然環境存在客觀的限制,如何擺脫現時的困境,建構短、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在下一篇再述。
(中小學生自然教育普及計劃 · 一)
支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