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風味之外的表達
——談紀錄片《廚房裡有哲學家》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美食紀錄片,《廚房裡有哲學家》片名的格調有些高,而這亦正正道出了這輯紀錄片的主題——聚焦“人”(四位背景各異的主廚)本身的經歷及他們對烹飪、人生的哲思。以導演的話來說,這是打着美食的幌子,實質是人物的紀錄片。
一共四集的《廚房裡有哲學家》屬媒體類精品紀錄片,它有劇本、有置景、有“演員”,並將發生故事的現場加工成拍攝片場,共歷時三年拍攝。每一集一位主人翁,在導演的指導下在鏡頭前真實地“演繹”自己︰自少年時便在美國唐人街與中餐及中國文化結下不解情緣的美國人邁克 · 羅朗(Michael Rosenblum);從寶島到北京學藝繼而打拼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米芝蓮中餐主廚”名銜的天才型廚師劉禾森(Jason);來自日本人氣口碑俱佳的中華料理四川飯店的第三代傳人陳建太郎;最後出場的是土生土長,將汕尾的蠔玩得出神入化的“蠔爺”陳漢宗。四個互不相干的故事組為一輯紀錄片,除了主軸以中華美食文化為背景,總導演吳小滿帶領的團隊透過統一的拍攝風格和劉冬的配樂,使整體觀感上呈現一份和諧性、系列性。
富有啓迪性的話,總是來自有故事和練歷的人。“你要碰到這種生活方式,你要接觸到這些人,你要嘗到這個味道,你就必須走很遠的路,最後是路選擇我,不是我選擇路。”這句充滿宿命感的話出自邁克 · 羅朗的口,別有說服力。他身上有種孤獨的飄泊感,由唐人街的餐館漂洋過海到中國,走遍大江南北,除了尋找食物最原初的“根”,他對已逝的華人摯友東尼的心結,也在尋找東尼家鄉的過程中得以釋懷。而一些旅途上的經歷,使他在廣州開設的朗泮軒的菜式名字也溢滿故事感,如“阿木家的味道”、“草原記憶”等。
菜式名字與擺盤視覺同樣充滿詩意,如“舒蘭的湖面”、“鱘魚的一生”、 “枯山水”等,還有Jason在北京的玲瓏餐廳,他在紀錄片中說道︰“我會把我的故事放到我的菜裡面,但是我不希望這成為客人的負擔,因為其實每個人對回憶還挺私人的,而且每個人深刻程度不一樣,我可能寫不出很優美的文字或者唱出很動聽的歌,但我可以用我的菜,來描繪出我看到的世界。”若說兒時因姐姐吃了自己煮的食物後,臉上泛起淺淺的笑容是 Jason長大後成為廚師的種子,那他成名的起點始於Bistro3。那是緣於媒體的美食評論中作者的一篇由衷推薦,縱然當時突如其來的客似雲來也讓他意識到原來自身多方面都未準備好,但他終究是因此而獲得了一張北京的通行證。
上世紀五十年代,歷史將陳建太郎的爺爺陳建民從四川帶到東京,他們幾代人便與川菜一起扎根日本。常說富不過三代,但這並不適用於陳建太郎身上。如何在家族光環下承傳與創新,是他這一代的“任務”吧。即便他由完全不懂下廚到成功地將四川飯店打入了高競爭的新加坡市場,但他在片中卻說了一句平凡得叫人印象難忘的話——“因為我的菜是我的味道,我喜歡川菜就是四川飯店的味道,我爸爸也是,我爺爺也是,沒必要超過。”愈簡單的人都是愈容易有幸福感的人,也更容易感染身邊的人一起幸福,難怪“幸福”一詞在這一集出現的頻率那麼高。
有別於其他三集的故事背景皆有一份或遠或近的跨洋過海感,最後一集的主人翁陳漢宗是深圳蠔門九式餐廳掌門人,在同一片土地上出生、成長的他,由內到外都散發着一份逍遙氣息。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推廣汕尾的美食,尤其是“與他有仇”的蠔,竟能開發出上百種蠔的吃法,在美食界贏得“蠔爺”這江湖稱號的他卻在片中說道︰“人家說我是甚麼東西,根本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本身叫陳漢宗,至於後來變成蠔爺,再之後是一個老頑童。人是從無知、有知、變無知,從有知到無知是糊塗的過程,裝糊塗的過程。”這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態度,若少些從歲月長出來的銀絲,也只好望塵莫及了。老頑童蠔爺最想告訴觀眾的大概只是這一句︰“好好活着,開心地過好每一刻。”
這四位成長背景、人生際遇和性格各異的主廚,他們除了在食材和烹飪技法的層面上把菜做好,還要尋找風味之外的表達。《廚房裡有哲學家》所尋找的和想呈現的,就是這份表達,那是不限於味覺、視覺、情感、思想上的表達。或一言蔽之,那是透過四位主廚的充滿故事感的人生經歷,傳達出不同的烹飪理念和人生觀。
王慧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