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春華秋實 如今再啟征程
——二十大報告文化思路解讀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十月十六日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闡明,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在報告中回顧自十八大召開至今十年,此間經歷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當前中國處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新發展階段。五年前,十九大報告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戰略部署;當前,在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之際,是進入重點部署未來五年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的關鍵時期,延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輝煌歷程,再啟新征程。
舊邦新命
自十八大以來,國家將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十年間,文化已經浸潤到國家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總書記曾經說:“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甚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十大報告第二點“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化時代化新境界”,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定“四個自信”,“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這裡強調的“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既是文化的賡續傳承,也是不斷更新、發展的求新過程。
三千年前《詩經 · 大雅 · 文王》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代表着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創新、不斷前進的思想源泉。馮友蘭將這兩句詩簡化為“舊邦新命”,並認為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足以當知。“舊邦新命”四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文明的特點──不忘本來,吸收外來;更是世界其他文明古國衰微,唯獨中國能不斷創造輝煌、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的主要原因。今天,我們只有煉就相對深厚的文化功底,才能分辨何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懂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好、好在哪裡;只有相對廣闊的視野和成熟的思想,才能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下,保持定力,站穩腳跟,不人云亦云,不說空話、套話、官話,不隨波逐流,堅定文化自信,體現出中國特色、中國智慧、中國氣度和中國精神;才能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二十大報告第五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提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教興國關乎人才的培養。總書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化自《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教育”一詞即出自此處。報告提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條件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為未來五年教育的方向。
關於“德智體美勞”中的美育,教育家蔡元培說過:“美育是最重要的、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我們知道,哲學求真,宗教求善。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學說為基礎架構,中國歷史上曾以儒家學說替代宗教,禮樂傳統和孔子“仁學”強調內在情性心靈的陶冶,並觀照現實人生。也就是說,中華傳統文化從一開始就走向世俗人際的道路,時時刻刻作用於現實人生。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浸潤於治國理政方面的現實意義。美育是性情心靈的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美育的一部分,是教育體系中至為重要的人生觀教育,更是建立文化坐標,培養歷史主動、增強文化意識、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基石。“青年強,則國家強”,人才從青年中來,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更有賴於青年群體,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人才是關鍵,青年是未來,這些都關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曾於過往講話中提到“中國式現代化”,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一定之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模式。”
此次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明確定義:“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明確將“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並列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同時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以達致“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願景。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後,下一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二○四九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中華五千年文明是我們民族的根與魂,是支撐我們這個古老民族邁向復興的根基。中華文化是創新的寶藏,新時代需要從中華文化汲取創新的養分。回顧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的作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傳奇等,是屬於那個時代創新的高峰,背後蘊含着中華文化的價值和理想。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有效路徑之一,是讓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價值在新時代下煥發出勃勃生機,讓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以及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近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物保護工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中國國家版本觀復興文庫、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等國家級文化項目一一開展,且碩果纍纍,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可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必然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中華民族文化是包含漢族在內的各民族文化的匯聚,因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
“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總書記曾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殷殷寄語,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投身文化事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興國、在二○三五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程中勇於擔當、義不容辭地做出應有貢獻。
此次二十大報告第八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同樣提出,“以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作為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要不斷學習領會總書記希望文藝工作者把心繫民族復興偉業,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輝煌氣象放在首位的指導思想,創作既要有接地氣的溫度,也要從作品內容、質量、美學、風格上樹立高度。優秀的文藝作品,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展示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的主要渠道,更是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
澳區全國婦聯特邀代表
江蘇省政協委員
穆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