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者無敵
如果你只是關心辯論的勝敗,在哲學辯論時力求只勝不敗,還力求盡速取勝(所謂“秒殺”是也),那麼,你有的也許只是“思”和 “辯”,而沒有“辨”——就算你勝了,就算你從沒有敗過,你也不過是一個思辯的匠人,而不是一位思辨的智者。
【摘自:〈你是 “思辯”的匠人,還是 “思辨”的智者?〉,王偉雄,關鍵評論,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因為喜歡辯論,網民稱我“辯論女王”,討厭我的則會叫:“便溺女王”。沒錯,十七歲前的我,感覺就像“便秘”一樣——很多想法堆在心裏,卻排不出來。我討厭自己無能為力,於是辯論培訓班的口號——“學會表達,突破自己”打動了我。我立志戰勝自己——腿明明在發抖,臉強裝淡定;心本覺理虧,卻努力自圓其說。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真實的勝利起初離我很遠,然而,比賽節奏太快,還沒有時間消化失落,馬上就迎來了新的戰局。會不會消化不良?肯定會!可是沒有人能停下來哭,隊友間拍拍肩膀,一如喝杯水、放個屁又過去。贏人不如贏自己,由我暢所欲言的那天起,我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我”是我最好的隊友,而不是敵人!
幾年過後,我的觀點便如滔滔江水,總是一發不可收拾,像一個人吃多了要“拉肚子”,臭得“敵方”措手不及。但是華言美句往往無法得到評判的認同,辯論是要聆聽的,沒有“知彼”的“知己”等於沒有交流的死水。於是我們不單單在場上要聆聽,還要在台下模擬對方的所思所想,立場轉換過程中的換位思考,讓我學會“同理別人”。今年,我四十七歲了!也許我不再是辯手,也不再當教練,但辯論已融進生命,願以三十年的時間去驗證:親愛的對方辯友,我們從未為敵!
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