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再去的博物館
如果有時間,自己最想再去的博物館,肯定是武漢的楚國博物館。七年前隨澳門筆會到神農架參訪,武漢只作短暫停留,雖然行程緊湊,當地的文化部門也安排我們一行到博物館參觀。當知道只有兩個小時在館內逗留時,一踏入博物館,我便直趨勾踐劍的那個陳列室了,繞着那把據說至今還是吹髮可斷的寶劍轉,全神貫注地觀賞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這把靜靜地平躺着、鏤刻着精美圖案的寶劍,就是掛在那個為復國、不時伸長脖子嘗苦膽的落難君王的腰上。也是他踐行了權勢者最殘酷的一面,過橋抽板,忘恩負義,使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為千古的警句。就是這把劍,令到范蠡、文種、西施和伍子胥等歷史人物變得更加真實了。
有人說黃河流域是中華理性文化的發源地,而長江流域則是浪漫主義的基地,大概北有孔子,南有屈原吧?讀《離騷》自然牽扯出當時那些歷史事件和人物,楚懷王、張儀、秦惠王和頃襄王等。人們當然會痛恨騙楚懷王入秦而將他扣押的秦王。不過,當翻開歷史,這不是獨一無二的,楚是大國,懷王的祖先楚文王便曾捉了蔡國的哀侯到楚九年,最後還客死在楚國。而懷王的孫子考烈王,他攻強秦不成,卻派人滅了魯國,魯是周公旦的封國,但國小力弱。杜牧《阿房宮賦》曰:“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他說得對,六國互相攻擊,削弱了抗秦的力量。但六國也不是善類,國力強盛時便會攻擊弱小的。有這樣的背景,合作抗秦談何容易!
佔地廣闊的博物館,要細心欣賞的話,莫說兩個小時,就算是兩天也看不完。所以,當集合時間一到,走出博物館時便覺得意猶未盡,相當吊癮,當時已很想再來這裡了。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