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好個秋
剛聽說江西婺源曬秋景觀之瑰麗絲毫不亞於春季菜花燦爛,幾個摯友一拍即合,立馬結伴驅車直奔婺源。
最典型的曬秋觀賞地在篁嶺。一看到“篁”字,腦海中便跳出柳宗元名篇《小石潭記》開頭的句子: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遂引發在篁嶺邂逅竹林的期待。從山腳下搭乘纜車,順着梯田層層的山谷上行,約十分鐘便升高四百餘米到達終點。穿過匾上寫着燙金大字“天開篁嶺”的牌樓,我們踏上進村的山路。是沿等高線開闢出來的土石便道,路旁高大的樟樹松樹枝葉扶蘇,坡上則是茂密的竹林一直延伸到谷底:果然名副其實。
不久便進入婺源民俗文化展覽館前的廣場。門前晾掛着成串的玉米、黃豆,地面攤曬着成片的稻穀,場邊擺放着手扶拖拉機和多種農具,還搭起一座舞台,周圍堆滿南瓜、玉米和辣椒等農產品,烘托出濃郁的秋收氣氛。這裡是“中國農民豐收節”三天前舉辦“篁嶺曬秋穀粒多”活動的開幕式現場,難怪講台上方的橫幅還在隨風飄曳。
繼續前行,路邊屋舍漸增,輾轉來到村口。跨過門樓即踏上貫穿全村的“天街”,石板路窄窄的,兩旁則是清一色徽派民居。“白壁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民間流傳的詩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明清徽派建築的特色。臨街門面已經闢為商舖,皇菊、筍乾、山茶油、清明粿,各色特產琳琅滿目。三樓窗前都搭起曬架,支起曬桿,放上大大小小的竹匾,擺開了曬秋的架勢。
最佳觀賞點在天街盡頭坡頂的曬工坊,登上樓頂,篁嶺村壯麗的曬秋景觀盡收眼底。海拔一千二百餘米的石耳山脈北支在這裡蜿蜒,形成一個坐東朝西的山谷。從谷底到山脊蓋滿古樸的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約可分辨出十來個高低不等的層次。從曬工坊窗口俯瞰,家家屋頂黛瓦烏亮,外牆潔白純淨;戶戶窗前曬桿伸展,曬匾鋪陳。晾曬的辣椒、玉米、黃豆、南瓜、芸豆,呈現出紅黃褐白的繽紛色彩,在綠樹黑瓦白雲藍天的襯托下,構成一幅宛若仙境的天然畫卷。
是篁嶺村的曹氏先祖發現並培育了這片世外桃源。源自上古時期祝融和姬姓後裔的曹姓,早年主要居於山東,從唐末藩鎮割據開始,為躲避亂世而逐漸南遷,北宋建隆年間來到婺源,景德年間徙至石耳山下的大鱅。《曹氏家譜》載,明宣德年間(一四二六年始),大鱅曹公文侃見篁嶺風水適宜,遂遷來定居開發,被後人尊為建村始祖。六百年歲月流馳,彈指一揮間……
艷陽西斜,金黃色的光焰慷慨地灑滿山谷。篁嶺村曬秋現場人頭攢動、熱氣騰騰的景象顯然與稼軒公名句“天涼好個秋”意境有異,於是借古喻今,改動兩個字來概括眼前盛景:“地暖好個秋!”
李嘉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