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雨露須及時
父母和老師角色分工要清晰,彼此有交集,不重疊,不互相取代,千萬不要“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兩性教育的原則可歸納為:一、多觀察,少定論;二、多引導,少訓誡;三、多預防,少懲罰;四、多學習,少想像;五、多間接,少直接。
【摘自:《青春期密碼——GSG青春期整體教育方案》,劉正榮,灕江出版社,二○一七年六月】
一般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已經具備生育條件,然而華人社會普遍還是談性色變,給青少年看的文學作品不可以談情說性,就連性教育課也只停留在一些知識性的學習。師長不主動提及,青少年仍然能夠透過媒體接觸到非常開放的性資訊,因此造成了青少年兩性教育上的斷層。
引文一書中提到兩性教育應該從十歲前就開始,因為青少年比較容易受同輩影響,所以影響兩性教育的主要場域是學校,但家庭仍是最後的防線。在兩性教育中,家長需要和孩子成為朋友,不迴避性問題,主動了解孩子的喜好,努力成為信息的收集者,才可以在出現危機和困惑的時候,擔當消防滅火者、調解勸導者、困難幫扶者。家長的任務不是防範孩子早戀,而是趁機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戀愛觀,引導孩子和異性正常交往——着重關心和了解,不大驚小怪,不主觀推測,不當面責備,不放任不管,不硬性禁止。在面對自慰、戀物等千奇百怪的性問題時,應該持開放態度,引導孩子感情轉移,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以導向適性發展。此外,家長還需掌握正確的陪伴方法和策略,例如: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開通情感抒發渠道,適度給予外形裝扮、參與活動等融入社群的物質支援。
哪個少年不懷春?性與愛的教育須及時,一如早春的雨露之於萬物的成長。
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