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茶史跡由淡飲到濃
本澳近年飲茶文化,隨潮流及經濟轉變,有年輕人鍾情的珍珠奶茶、抹茶、煎茶、冷泡茶等。對昔日的飲茶史事,年輕人可能了解不多。澳門人的飲茶習俗由來已久,追溯到以往廣州的飲食場所有:茶寮、茶館、茶居和茶樓四種。
上世紀中市民生活多以燒柴或燒炭,高檔的是燒火水爐。百姓多飲用白開水,逢節假日才以暖水壺放點茶葉招呼親友,對茶葉知識甚為貧乏,其間泡水館應運而生。六十年代到茶樓嘆其一盅兩件,並不是百姓經常負擔得起。
居民往茶樓飲茶多喜歡熱鬧搭檯,有玩棋弄雀、聽收音機、談政論局、翹着腿睇報紙、嘆盅茶飲雙蒸。假期時或需等位,並要親到檯邊等候;期間偶有發生等位爭執。售點員肩膊繫雙帶,兩手捧着放滿點心鐵盤,邊行邊叫賣,似拿着賀禮向長輩賀壽、又似巴士司機揸着軚盤;因而有稱“賀壽”及“揸大巴”。茶樓門口必有報紙檔,設有“租報紙”服務,市民睇完後只須疊好及交付租金。
有茶樓購買山水,標榜“山水名茶、水滾茶靚”。夥計沖茶前將碗筷等放進“茶洗”,將水煲(行內叫“死人頭”)沖第一次的茶倒進,清洗後才把“茶洗”拿走。每檯旁邊都放有痰盂。每天樓面與顧客傾談,話題由天南至地北,雖然讀書不多,但都能對答如流,故有“茶博士”稱號。叫茶葉更有默契:指耳朵是要普洱、因有“耳”字旁,指指眉、即要壽眉,指鼻即要香片、因清香撲鼻,指嘴巴、因嘴有口水即是要水仙。
談到品茶軼事,有“茶王”之稱的曾志揮,於一九六五年創辦“華聯茶葉”,是創立二十七年的澳門茶藝協會永遠會長,兼有“澳門普洱茶王”的美譽。幼子曾佐威,經營及推廣茶文化更是青出於藍。
茶王稱茶葉分六大類:綠茶(不發酵茶)、白茶(微發酵茶)、青茶(半發酵茶)、黃茶(不發酵茶)、紅茶(全發酵茶)、黑茶(後發酵茶)。茶樓食肆常見的茶葉有:普洱(黑茶)、六安(黑茶)、壽眉(白茶)、水仙(青茶)、鐵觀音(青茶)、香片(烘焙後加花窨花)、龍井(綠茶)。
茶王謂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市民都是飲用較便宜茶葉,貨源雜亂,例如:粵(廣東)毛青、桂(廣西)青、雲南青。茶居多選用平價的印尼青;大部分採用粵毛青,經加工序成各種茶葉。略炒過成為龍井,挑選粗身茶葉焙輕火成壽眉,焙重火後成水仙,焙火掬碎為六安,加米蘭變成米蘭六安,經人工堆發酵成普洱茶。後來至六十年代,內地茶葉經規範後才能出口。較高檔茶樓普洱是用廣西六堡茶(分一級至六級,最優質是特級)。其時:得來、冠男、品南等多選用四至五級。六國飯店是由佛山直接入口泥茶。
曾佐威透露為使茶葉有恆濕、恆溫的良好環境下存放,華聯自置地庫儲存。因茶葉每年受不同天氣、温度及雨水影響,以致產量品質不一;華聯將全部茶葉拼配後,保持平均水準才推出市場。有進貨的茶葉,在倉庫中儲存經發酵後,再運送到世界各地。
八十年代開設酒樓熱潮,對茶葉需求大增。大量內地市民移居本澳,較喜好鐵觀音而捨水仙;普洱茶又較受熱愛,所以水仙及六安,已靜悄悄地淡出茶樓食肆。八、九十年代港澳盛行“茶皇廳”,茶王謂每天花費數十元茶價,肯定令茶客卻步,所以未能成氣候。飲夜茶是經濟蓬勃的產品,曾經成為新的潮流;隨着經營問題,夜茶已漸漸式微。
近年因人資短缺,部分食肆改用茶包。如使用優質茶葉,以網袋製成三角形茶包,效果亦不俗。但現今去飲茶,每檯多放一壺滾水,由茶客自行添加茶水,實難享受到水滾茶靚。
飲茶健康受到大家的熱捧,令茶文化更盛行,市民喜歡用紫砂壺或蓋碗等,沖泡喜愛的茶葉。由以往到茶樓飲茶,到近今在家中享受泡茶樂或以款客。近年外賣店成風,茶樓及酒家數量相對減少,茶葉銷量較以往減少。但家庭的使用量倍增;內地旅客訪澳時,購買優質茶葉亦已成風。
澳門資深飲食從業員飲食業顧問及講者 羅錦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