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9月14日
第C08版:鏡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才別落日又迎朝陽

瓦房梁子日落

打馬坎日出

才別落日又迎朝陽

昆明是我們雲南自駕遊的第一站。參照多家旅行社的行程建議,我們做足功課,作出了詳盡安排。抵達春城的翌日早晨,便驅車前往昆明北端的東川區。預定的下榻地點在紅土映象小鎮,據介紹,當地有三個觀賞熱點:紅土地景觀,以及日落、日出景象。

汽車沿銀(川)昆(明)高速東北行,由滇中環線折向西北,經過倘甸服務區即北上進山。雖是雨水過後的早春時節,但地處滇東高原盆地、屬於低緯度亞熱帶的昆明地區,已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了。不久我們便到達紅土地的第一個觀賞點——螺螄灣。

這裡是山梁上闢出的一小片平台,倚托着山窪的居民點而高聳於公路上方,位置突出,視野開闊。走到平台前緣俯瞰,紅土地的壯觀盡收眼底。天邊灰黑色的遠山連成屏障,護衛着地勢起伏的大片低山與窪地。平緩的山坡上梯田成片且色澤斑駁:層層疊疊的田野裡返青的麥苗迎風搖擺滿眼翠綠,塑料薄膜覆蓋的菜地映射出亮晶晶的銀白色光點,新翻的地塊上泥土一片赭紅更使人頓生暖意。腳下幾叢盛開的油菜花黃得賞心悅目,身邊兩株桃樹粉蕾初放更覺嬌艷動人。山風陣陣撲面,送來雲靄、泥土和莊稼的混合清香——這便是滇東高原盆地獨特的春天氣息。

由於要去的地方頗多,我們不敢在螺螄灣久留,遂抓緊時間前往紅土映象小鎮入住。打聽到日落觀賞點在瓦房梁子,於是立即重新踏上旅程。一路“跑馬觀花”,參訪了錦繡園、落霞溝、樂譜凹等景點,隨後便早早趕到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等候。

瓦房梁子是紅土地風景區北部一道南北走向的小山梁,地處鍋底塘小盆地東緣,放眼眺望可將盆地景觀一覽無餘。層層梯田從腳下向西延伸,低緩起伏。地頭的青稞雖已抽穗,望去仍是片片蔥綠。盆地中心可見屋舍毗鄰、水面晶瑩,那就是名副其實的鍋底塘吧?再往後,梯田與作物漸漸遠去,也漸漸暗淡,直至融入天際灰黑色的遠山。遠山頂部矗立着一座座風力發電站,風車般的三支葉片無拘無束地悄悄伸展,遙望過去顯得小巧而精緻,無形中給古樸的田園增添了些許現代風貌。

西下的夕陽仍懸掛在遠山上方,天空瓦藍瓦藍的,絲帶般的白雲更覺醒目。

瓦房梁子這邊則已聚集起靜候日落的人群,小路旁有人席地而坐,地頭架起各式攝影設備,山梁上的夕陽紅、落日之鄉等觀景客棧更敞開大門迎候嘉賓。日頭慢慢低垂,天色灰暗下來,卻漸漸泛出淡淡的橙紅。當落日降至貼近山頂時,西天變得愈加紅亮,給遠山鑲出鮮明的紅邊,也給盆地內的田野莊稼染上輕柔的紅暈。彷彿坐落在山頂的夕陽已成為一個紅彤彤的小圓球,與人們坦誠相向,仍然保持着滿腔熱忱的本色,卻顯得格外恬靜秀美。當落日開始向群山背後沉沒時,瞬間噴射出萬道金光,覆蓋了大地,也震撼了人心。半圓形的日影漸漸縮小、縮小,終於被山影吞沒。只留下餘暉映紅晚霞,在天際徘徊流連了許久許久……

當天夜裡我難以入眠。送別落日的情景時時在眼前再現,引起浮想聯翩。除了地球母親之外,太陽無疑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天體,它不僅是地球和各大星星公轉的中心,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能量來源,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更不會有人類。儘管太陽遠在一億五千萬公里之外,是我們始終未能透徹了解的自然之謎,但人類自古便對其一往情深。無數詩人的經典名句描繪了太陽的千姿百態。有“海日生殘夜”的奇妙、“白日依山盡”的蒼茫;有“樹頭初日掛銅鉦”的清新、“日照香爐生紫煙”的宏壯;更有“日出江花紅勝火”的艷麗、“千門萬戶曈曈日”的喜慶。而在今日,我又見證了“日落依依惜別時”的溫馨,真可謂絢爛多姿,氣象萬千……

不知何時才進入夢鄉的我,清晨五時許便被鬧鐘叫醒。根據預告,當天的日出時間在北京時間七時二十二分。為了觀賞壯麗的日出景象,必須盡早趕到最佳觀察點——打馬坎。車子沿着彎曲的便道摸黑趕路,沒有路燈也不見路標,只能根據不穩定的導航探索前行,終於在七點之前到達目的地。這裡是建設中的纜車終點站,高大的站樓已經落成,但設備尚未安裝,空曠平整的站台便成為理想的觀賞平台。

打馬坎坐落在雲貴高原北部金沙江發源地拱王山支脈的東坡,因山深林密,舊時土匪用以藏匿搶盜來的馬匹,俗稱“躲馬坎”。解放後土匪盜賊被清剿,地名遂改作“打馬坎”。從坎上向東望去,腳下便是兩道小山梁之間不甚寬敞的壩子,緩坡起伏,梯田重疊,綠樹掩映中農舍錯落分佈。極目東眺,林木茂盛形態清晰的山梁和雲遮霧障朦朧隱秘的溝壑次第排列,漸遠而漸渺,其終極處便是灰濛濛的遠山輪廓組成的地平線。

地平線上的天空呈現出魚肚白,與遠山剪影的交集處則泛出一線橙紅。橙紅色的條帶逐漸變寬、變紅、變亮,山峰梯田村落也逐漸清晰。不久橙紅色光帶中有一處愈漸明亮,其上部還出現了扇形的亮黃色區域,頓時成為注目的焦點。人們屏住呼吸凝視亮黃色光區底部,看着它越來越紅,越來越亮……驀地,一個月牙般的光點從山影背後露出臉來,瞬間光芒四射,隨即越變越大,越變越圓,終於在鮮紅色晨曦的襯托下,呈現為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伴隨着朝霞冉冉上升的紅日,慷慨地將光焰灑向大地。山梁、林木、梯田和農舍都被抹上淡淡的橙黃色,彷彿披上了一層溫柔的輕紗。

此刻為七時三十分許。昨天傍晚在瓦房梁子剛同落日依依惜別,今日早晨又在打馬坎迎來朝陽按時回歸。站在平台上遙望東天,初升的旭日仍在安詳親切地與我對視。這正是同我們暫別十二小時又如約重逢的太陽,也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最早先祖與世代後輩追隨嚮往的太陽,甚至還是數百萬年前原始人類崇拜敬畏的太陽。此時此地,我虔誠祝願也殷切期盼:數百、數千、數萬甚至數萬萬年之後,普照地球、哺育生命的,依然是這顆永恆的太陽。

李嘉曾

2022-09-14 李嘉曾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4980.html 1 才別落日又迎朝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