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9月12日
第B12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走進孩子心裏去

走進孩子心裏去

“青春期太可怕了!”朋友經常這樣抱怨。“我的兒子以前還好端端的,中學以後,放學回來就直接待在房裏,甚少跟我溝通。前陣子疫情,我們長時間待在家裏,情況更糟!才跟他寥寥幾句,他就表現得心煩氣躁,不願理睬似的,我也曾為此對他大發脾氣!……”

從人的成長發展來看,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閉鎖等心理現象,實屬正常不過。可憐的是,為人父母的確不容易,肩負着孩子的撫養、管教、引導等多項責任,既希望孩子優秀,又想討得孩子歡心,結果,像我這位朋友般,辛苦多年,掏心掏肺,對孩子從嚴看管,又全方位的噓寒問暖。好不容易迎來了孩子的青春期,得到的竟是孩子對自己的不屑一顧,教人不勝唏噓。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種種的行為和心理的改變,雖常為大人所不解,但箇中“奧秘”,其實可從腦科學的研究來解釋。西班牙腦神經科學研究領域權威學者阿爾瓦羅 · 畢爾巴鄂(Dr. Alvaro Bilbao)指出,人的一切行為皆有動機,而所有動機均符合三大原則——學習與發展;獲得他人的愛和認可;避免不適。可見,孩子的行為若出現轉變,表明他們在自身條件下正在進行自我學習、發展,並尋求認可。另一方面,大量相關研究均顯示,當孩子的行為獲得認同,被讚賞或獎勵時,他們體內會分泌出多巴胺;這種神經傳遞物質可刺激大腦內部的“獎賞區域”,讓大腦把完成的行為與相應的滿足感聯繫起來,有利激發更多類似行為的“動機”。也就是,滿足感產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又把個人行為和滿足感連結起來,有效推動人們重複這種能夠產生滿足感的行為。這樣,人的身心自然越趨正面,越發向好。

然而,大多數父母並不了解人類大腦的這個機制。不論是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是個人學業、興趣培養等方面,很多時候,當孩子作出了一個行為後——哪怕這行為是正向的,父母不但沒有給予任何肯定、讚美或獎賞,反而從中表達不滿,或者重提過失,甚至不斷作出要求,以及拒絕接納孩子的個人限制(包括感受、想法、行為、能力等)。這些教養方式看似煞費苦心、為孩子着想,實情卻絲毫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從而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例如:孩子認真備考,盡了能力考得了九十分。父母卻不以為然:“噢!真可惜!用了那麼多時間複習,怎麼才考得九十分呢!”這時,孩子感受到的不是鼓勵,而是父母對自己努力學習的行為的不滿和指責。又如:有一回,孩子自覺起床,並主動把書包整理好,準備出門上學。父母見狀卻說出這樣一番話:“今天忽然變自覺了,真好!不像以前,總是拖拖拉拉,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即使本意是想讚美,但在孩子的角度,這番說話讓他們聯想到父母只會聚焦於自己以往的過失;這無疑是一種間接的否定,自然讓人不悅。再如:孩子經過多天的勤奮練習,終於把樂曲最難的一小段彈得滾瓜爛熟,父母知道後卻淡然回應:“還不錯!接下來你要繼續努力,盡快把這曲子餘下的部分彈好,別讓我們失望。”付出很大努力,達成目標後,得到的竟是父母的進一步要求,而不是一份認同與關愛;孩子此刻體會到的,必然只剩下失落和沮喪。

類似這樣的回應方式還有很多。比如孩子對街上的一隻小狗感到害怕,父母總愛“鼓勵”他們:“這小狗有甚麼好怕啊!來,不用怕,勇敢點!”另外,集體遊玩的時候,對於自己的玩具,孩子偶爾希望獨佔而不想和別人分享,於是,父母急着當眾對他們進行教導:“你大方一點吧!大家是好朋友,凡事互相分享,樂趣才多呢!”諸如此類的“說教”和“講道理”,沒有對錯,但儘管說得和顏悅色、漂亮精彩,都只不過是以成人的立場去看待事情;這不但一下子否定了孩子的情緒,而且忽視了孩子客觀而真實的心理需要。孩子此時意識到的,當然就是“父母不理解我的感受,沒有接納我的個人觀點”,不快與低落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或者在父母看來,以上這些苛刻、嚴厲、帶批評和訓導性質的說話,皆出於對孩子的愛,但這種直接否定的溝通方式,帶給孩子的絕不是愛和認可,而是不安、難過和沮喪,這不會讓親子關係有任何進步。假若長期與父母的互動中,孩子體驗到的幾乎都是這些負面的回饋,慢慢地,為了避免受到責備,孩子就會察言觀色,在父母面前把自己真實的行為和情感都隱藏起來,不隨便表達。如此一來,在大腦本能的驅使下,孩子們自然會漸漸的厭惡父母,避而遠之。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每個孩子對父母都是完全敞開、完全信任的,因為父母之於孩子,乃是最親近和最喜歡的人。那段時期的孩子,總會想方設法纏着父母,繼而手舞足蹈、嘰嘰喳喳的把自己的所有感受跟他們說個痛快,沒完沒了。“爸爸媽咪,陪我一起玩!”、“媽媽,我好喜歡你!”、“爸爸,我不管,我要和你結婚!”……從孩子哭啼吵鬧、辭不達意的表述開始,若父母都能付出精力與時間,走進孩子的心裏,真誠地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他們定能從不同的情緒困擾中真正走出來,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學習與自省。

這也許不容易,但假若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因接近小狗而害怕,或放聲哭泣,不妨先蹲下身子摟着他,對他輕聲慰問:“那隻小狗讓你感到害怕,對嗎?”這時,從孩子充滿信任的目光中,你會發現,這些改變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高勝源

2022-09-12 高勝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4566.html 1 走進孩子心裏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