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服務應多元穩定便民
繼四月推出全面升級版後,“一戶通”逐步增設功能及服務,昨再增加場地設施預約和活動報名服務。一機在手可足不出戶辦理預約及報名,省時便民。
長期以來,本澳電子政務發展緩慢,急驚風遇着慢郎中。審計署一八年發佈《電子政務的規劃及執行》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狠批當局推行電子化效率低,成果少,向居民提供安全便利服務的意識亦不足,無法配合實際需要,嚴重脫離借助電子政務完善政府工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原意。
四年過去,《電子政務法》及配套法規已生效,“一戶通”至今年升級至2.0版本,服務增至逾百項,登記用戶逾四十萬,除了年輕用戶,亦有越來越多長者使用“一戶通”辦理在生證明等,使用者年齡層面更廣,電子政務的發展開始急起直追。除了服務內容增多,服務穩定性亦不容忽視。
去年“健康碼”平台頻現故障,“一戶通”亦曾因公職局電腦機房防火牆故障暫停服務,同月又出現冷氣系統故障導致機房升溫影響伺服器,政府資訊系統接連故障,打擊居民使用電子服務的信心。故相關部門應做好預防措施,針對改善同類問題。
六月中爆發新冠疫情,不少公共部門臨時關閉或有限度開放,大部分公職人員無法如常上班,部分居家辦公,減少同事之間、居民之間的接觸,減低疫情傳播風險,但居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未有驟減。面對疫情反覆,如何保證公共服務不受影響或將影響降至最低?提升電子政務的水平刻不容緩。
為減低風險,通過線上服務開拓,並結合線下服務兩條腿走路,滿足不同年齡層及不同需要的服務使用者。同時強化公共部門人員網絡安全意識,令人員不受時間或地域的影響處理工作,亦為居家辦公創設條件。
本澳作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電子政務需求只會漸趨多元,未來仍要多管齊下推動電子政務,不斷增加“一戶通”的服務內容及提升穩定性,更貼合用戶需求,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真正達至簡政便民。
夏 耘